5.2. “聚-裂变混合堆”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原来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最初偏重高能粒子与加速器研究)做研究,上任之初曾提议开发聚-裂变混合堆。因为聚变中子富足而裂变中子贫乏,二者结合,取长补短,即可“嬗变”核废物,又可发电,一举两得。最近美国激光点火聚变试验有突破,有人说“靠近核聚变一步之遥”了 [46],有人称这是“第三核选项”[47]。英国人更乐观,计划在英国兴建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站,并表示有望在20年内投产[48]。
所谓“聚-裂变混合堆”或“聚变混合堆”就是1990年代西方核学界为管理核废物提出的ADS(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的翻版,不过是用“聚变器”取代“加速器”。美国提出开发“第四代”核能系统后,ADS研究趋于没落,因为从原理上讲,“第四代”六个反应堆都有嬗变能力[49]。最近美国“混合堆”研究有点热,但熟悉聚变堆研究内情的人认为,“切实可行的混合堆技术还有点遥远,但考虑到裂变固有的问题和聚变的不确定性,还值得追求”。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混合堆
(Jeff Freidberg, Phillip Finck, Renew Workshop on Fusion-Fission Hybrids, December 2, 2009)
5.3. 熔盐堆
熔盐堆(MSR)是第四代国际论坛选中的六个“候选”开发的系统之一,但真正问津的国家很少,却广受核科学界非传统核能专家和“民间”熔盐堆爱好者的“关注”。
多级再热氦气布雷顿循环熔盐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