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行业知识 > 第四代核能发展的困境(4)

第四代核能发展的困境(4)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杜铭海   2011/2/10 13:52:35   

 关键词:  核能


(确定管道、阀门和热交换器的尺寸)

钠冷快堆的根本性问题是钠的特性能使倍增时间短,从安全角度考虑,增殖堆堆芯的“正空泡效应”不可接受。这种效应可以缓解,但直接损害了堆的增殖能力。快堆的安全与增殖是相互对立的[29]。BN-600多年连续安全运行的原因值得深入总结,其增殖增益为-0.15。降低增殖比“便于确保降低核电厂成本的同时解决安全问题”[30]。

俄罗斯的铅冷快堆(BREST,即LFR)符合第四代标准,入选为待开发的快堆系统。世界多数核科学家对LFR的安全性评价很高。但只有俄罗斯建造、运行过这种堆,而且标准与西方不同。美、日、法、韩都把LFR作为后备选项。

第四代国际论坛强调快堆的核废物管理使命,因此,安全、废物最少更重要。就管理核废物而言,快堆嬗变能力强,但热谱和超热谱都有“嬗变”核废物的能力,技术上更成熟,安全性更好。但从根本上讲,核废物问题是钚/铀-238燃料循环的固有缺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少用或不用铀-238。此时核科学家想到了另一种可增殖材料,那就是钍。

钍是地壳内比铀更丰富、开采更方便的核材料,吸收中子生成优良的易裂变的U-233。热谱U-233/Th-232燃料循环能“增殖”,1960 年代希平港压水堆证实“轻水增殖堆”增殖比~1.0139。在新形势下,它的“转换”性能更重要:销毁军用钚,而且产生的废物中MA很少。在美国政府资助下,俄罗斯正在与美国钍能源公司合作,在VVER-1000堆内用钚-钍燃料销毁核武器拆除的钚[31,32]。加拿大正在与我国清华大学等合作,研究在坎杜堆内用LWR乏燃料的超铀元素(TRU)和钍实现燃料闭环[33]。

4.3. 固体燃料的尴尬

传统核能“沿袭”采用固体燃料。核工业有专门的燃料元件生产厂给核电厂提供燃料组件,收取服务费。燃料组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燃料”,而是“设备”,外观更像“艺术品”。制作标准非常高,要求达到“零破损”。所以固体核燃料生产工序复杂,工艺要求严格,质量标准很高。即使简单的燃料芯块生产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传统的“燃料”概念相去甚远。

这种设计精良、制作严格的“燃料”入堆“燃烧”一个周期(1.5-3年),卸出成为乏燃料,在专用的燃料水池“冷却”5-7年后,装入专用的屏蔽容器运到后处理厂进行“后处理”。


钠冷快堆燃料元件与组件的结构

来源: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