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上路行驶车辆要遵守道路限速规定,严禁超速行驶。冬季行车时遇冰雪路面,驾驶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降低车速,保证不同路况下车辆应急制动的安全要求。
2.6.12吊车、翻斗车、绝缘斗臂车在架空高压线附近作业时,必须划定明确的作业范围,并设专人监护。吊车作业还应对支撑点的负荷能力进行校核。
2.6.13驾乘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各项法律法规。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行车中,乘车人严禁迫使驾驶员违章驾驶,并有义务制止驾驶员的违章行为。
2.6.14双休日、节假日、恶劣天气无特殊情况机动车要封存,严禁私自出车。如有特殊情况需出车,应履行节假日出车审批手续。由用车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经机动车所属企业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出车。
2.6.15应当报废的机动车不准上路行驶,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2.7防止严重“三违”导致机械伤害措施
根据电厂发生的违章作业,造成人员被机械打击、碾压致死的事故,强调、补充以下反事故措施:
2.7.1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检修试运转制度,检修各类设备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等制度,必要时设专人监护。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办理工作收工,组织试转。检修试转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
2.7.2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2.7.3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2.7.4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等维护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2.7.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2.7.6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3.反设备事故措施
3.1防止汽轮机通流部分部件脱落措施
根据电厂发生调节级测温套管断裂导致调节级损坏的事故,强调、补充类似问题防范措施如下:
3.1.1加强设备监造力度,提高汽轮机安装工艺水平,严格按照DL5011-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相关单位应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责任到人、压力到位,对可能发生部件脱落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验收。
3.1.2提高汽轮机检修质量,把好检修质量验收关口,对可能发生部件脱落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检修、验收。
3.1.3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如果突然发生负荷下降或汽轮机通流部分某监视段压力突然增大的现象时,应分析是否发生通流部分部件脱落造成汽流阻塞,必要时停机揭缸检查,防止事故扩大。
3.1.4在机组启动前,主蒸汽管、再热蒸气管和供汽管道要充分暖管、疏水。主机疏水系统投入时,要严格控制疏水系统各容器水位,注意保持凝汽器水位低于疏水联箱标高,以防水或冷汽进入汽轮机。
3.1.5停机后应认真监视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水位和除氧器水位,防止汽轮机进水。
3.1.6严密运行监视,加强对异常情况的分析,对机组震动、瓦温、自动保护装置的情况及时分析,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3.2防止发电机冷却不良导致定子故障措施
针对2007年相继发生的新投发电机由于冷却不良故障的情况,强调、补充防范措施如下:
3.2.1规范发电机的质量监造、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
3.2.2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GB/T 7604-2002)、行业标准《汽轮发电机技术条件》(SD270-88)中对发电机的各项规定。
3.2.3做好发电机出厂前的监造工作,把好出厂前的质量验收关,监督厂家按照GB/T 7604-2002的要求做全制造厂型式试验和检查试验项目,不准漏项,并验收合格;同时,合理要求设备的制造周期,不能因抢工期损失设备质量和使设备必要的检查和调试工序缩短。
a.发电机到货后要严格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完好、内部清洁、部件齐全、图纸资料齐全,符合GB/T 7604-2002要求。
b.发电机安装前,建设单位要组织厂家、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发电机及其相关系统的相关图纸进行会审,确保图纸齐全、正确、安装要求明确。
c.发电机交付安装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单位要跟踪监督,确保“安装要求”被正确地实施。检查发电机图纸标注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对照发电机厂定子内冷水系统相关说明书、图纸,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对水系统进行全面核查(必要时请厂家技术人员到场指导检查),重点检查管道管径和弯曲半径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临时冲洗管道是否已全部拆除,并已正确恢复正常系统连接,应确保反冲洗阀门严密,必要时加装堵板。
d.发电机安装完成后,要按照GB/T 7604-2002的要求做全安装后交接试验项目,除做全电气方面的交接试验外,还必须做全绕组内部水系统的流通性、严密性等交接试验,试验方法要按照行业标准《汽轮发电机绕组内部水系统检验方法及评定》(JB/T6228-1992)进行,尽量使用其中的定量测定方法,例如测水流量法(分为量杯法测定子线棒内冷水流量、超声波流量法测定子线棒内冷水流量两种方法)、测气流量法对定子绕组、引线进行流量测定;在实施定量测定方法不具备条件时,方可使用定性测定方法代替,如定子绕组发热试验法、热水流试验法。
e.加强发电机投运后的技术监督,定期进行发电机运行分析,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及时发现发电机各运行参数的异常趋势和设备缺陷的发生规律,确保设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3.2.4确保发电机各种在线监测设备正常投入使用,包括绝缘过热检测装置、射频检测仪或局部放电装置和安装于定子内冷水箱的氢气流量表等,运行各班组必须及时记录氢气流量表数值。若以上装置发出报警,应立即结合其它可疑状态综合判断,采取如停机处理等果断措施。
3.2.5加强对发电机线圈层间温度和进、出水温度的监视,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和上报,并及时采取如降负荷等措施(在DCS程序中未实现线棒各测点温差报警功能的必须立即完善)。
3.2.6运行中,要特别注意以下状况:发电机负序电流突然增加并不立刻返回,同时发电机轴承振动突然增大;定子内冷水压突然升高,发电机线圈层间温度和进、出水温度突然升高超过限值;内冷水检漏装置检测到发电机内漏等。上述情况一旦出现,应果断停机处理。
3.2.7水内冷发电机水质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防止线棒结垢造成水路堵塞过热。
3.3防止电除尘倒塌、灰(煤)斗脱落措施
针对电厂发生的电除尘倒塌事故,以及行业发生的类似事故,强调、补充反事故措施如下:
3.3.1加强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严格设备设计审查、招投标、设备监造和验收。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切实做好生产准备等各项工作,确保机组投产后即能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
3.3.2料斗的设计、安装、运行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DL/T5047-95)、《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其它有关的设计、施工、安装、运行规范、规程的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