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型精度.对于基本设备,应增加空间定位、外部形状、标识,颜色完全写实仿真.对于教学演示及维修设备,应增加定位、外部形状、标识,颜色应体现实际情况,设备组件构成、内部细节零件能够分解和拆装(静态图像、影片模式),并应符合核电站设备运行培训规范和维修手册的技术要求.根据每个维修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在维修时间的关键路经上,设置若干设备布置的控制状态,以实现现场动态交互式维修计划管理;
(2)安装调试数据.安装调试人员、时间、调试程序,现场调试参数同步记录;
(3)维修信息.引用的维修工作程序,维修起始时间,承包商(维修、供货)名称,维修数据积累,备品备件库存指引;
(4)质保信息.设计及校审记录,安装调试临时移交运行文件、设备试验监测确认文件.
3核电站三维设备模型的数据结构
核电站核岛厂房分区多、房间多,工艺系统特别复杂,其中工艺相关的设备涉及17大类99个系统,为了使三维设备模型具有唯一性、附加信息具有可追朔性,根据PDMS的树状结构特点并结合中心设计程序手册(M-ENG-3.06),数字电厂组编制了《数字电厂设备建模工作细则》,其中详细界定了模型组成及其层次结构的划分,下面以PCP系统设备为例说明.
数据来源:工艺流程图及相应的设备装配图(Assembly).
命名方式(Name):工艺流程图中设备代号+设备装配图中管嘴编号,如1RCP系统代码为001的设备上编为02的管嘴,其名称应为1RCP001-N2.
类型(NozzleType):由工艺图纸中管嘴的规格表(Specification)、公称管径(Nominalbore)确定.
属性(Attributes):应填加相应的选用标准等数据,其单位应符合规范类别要求.
在每一个层次目录下,都有属性(Attributes)选项,可以将前述的附加数据和自定义的管理信息分门别类地详细输入.
核电站三维设计的基本准则和应用实践
所属行业:核电|分类:其他|2010-12-0313:48:56|查看数:16|评论(0)
4应用实例
4.1核电大修项目
核电站大修项目涉及多系统、多专业,多个承包商共同工作,核岛大修工作面为反应堆厂房20m平台,以环吊运行为主线、以设备舱开闭为时间窗口制定工期.数字电厂组在大修期间,利用核岛设备三位模型和空间布置图与大修主线计划相结合,提供了多工种的协同工作空间,对设备进出时间、移动空间和路径进行实况模拟,确保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使大修主线计划也得到了最佳的完善和优化.
(1)调整环吊使用时间和大修主线计划,将20m平台的设备布置流程规划为14个控制状态,对每一阶段的设备位置进行三维空间模拟.
(2)确定关键路径,对假封头和旧顶盖进出设备舱的时间进行优化,缩短环吊的实际使用工期.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