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微机防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微机五防广泛运用于新建或扩建的发电厂及变电所,同时,许多老厂、变电所也在进行微机五防系统的加装或改造。电气防误装置是防止误操作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就电气防误闭锁与现代微机五防系统在防误性能、可靠性及运行操作、检修维护等几个方面做了比较,提出了完善的防误闭锁解决方案。
1误操作事故原因的分析
从误操作的过程来看,人为误操作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运行值班人员、检修人员以及其它人员的误操作造成。还有因操作二次回路绝缘损坏,造成的恶性事故发生。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就是防止运行人员的误操作这类事故而采取的一种积极措施。但是它是在微机(或模拟屏的单片机)上实现的,是虚拟的。它只能满足运行值班人员的操作要求,并不能完全解决检修人员和其它原因的误操作问题。因为在检修、试验过程中,这时的拉合是由检修人员执行,在不能依赖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前提下,电气二次回路联锁就成了最后一道防线。此外,还有二次操作回路一点的绝缘破坏、无关的人员误碰等原因造成外力原因误操作事故。
2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对防误提出的要求
按有关规定,防误装置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凡有可能引起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均应装设防误装置和相应的电气防误闭锁回路。从这个原则出发,提出了“五防”的具体规定。其中明确规定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应优先采用电气防误闭锁的设计原则。这主要是因为从电气设备误操作的过程来看,误操作有三个部分组成,即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及其它人员的误操作造成。针对运行人员的误操作主要发生在误拉、误合刀闸和开关,误入间隔等容易造成恶性事故。微机防误就是防止这类事故而采取的一种积极措施,它是在变电站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刀闸操作的防误要求的。但是它是在微机上实现的,是虚拟的。它只能满足运行值班人员的操作要求,并不能完全解决检修人员和其它人员的误操作问题。对于检修人员,误操作主要发生在检修、试验过程中,这时运行人员并不作任何操作。由于微机防误系统并不能包含所有变电站的操作,特别是检修人员的操作,故检修人员的误操作的防止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种情况下,在不能完全依赖微机防误的前提下,电气回路闭锁成了最后一道防线。针对其他人员的误操作行为,主要是指与正常操作无关的人员。这类情况相对较少,但也时常发生。当无关人员处于操作台或机构箱等附近时,很有可能发生误碰从而导致误操作事故。这个问题微机防误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的。总之,仅仅只依靠微机防误装置而忽略了电气回路闭锁的设计,是不能有效实现“五防”的。
3传统防误闭锁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
3.1传统电气防误的原理与应用
传统电气防误是建立在二次操作回路上的一种防误功能,一般通过开关和刀闸的辅助接点之间的相互联锁来实现的,其防误功能是比较全面的。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