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工业电视见火焰,燃烧稳定。
3.三套制粉系统运行、任何原因给煤机煤量显示零,则必须 立即投入大油枪稳燃,之后确认原因进行处理。
4.投油时,应对油枪燃烧情况进行观察,若燃烧不良,应立 即进行调整,油枪附近应设专人就地连续监视及巡检。
(八) 深度调峰期间的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及调整:
1.锅炉蒸发量<485 t/h 时,必须保证采用 2、3、4 或 2、3、 5 号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并确认磨煤机运行稳定,无断煤现象, 锅炉燃烧情况良好,具备 3 台磨运行条件,备用磨煤机具备随时 启动条件,投油以少油为主。其它制粉系统运行方式,投油采用 大油枪方式;
2.总煤量≥70t/h 时,保持 3 台磨煤机运行;
3.总煤量<70t/h 时,可视实际情况保持 2 台磨煤机运行。
4.根据目前煤种及燃烧情况,各磨煤机出口分离器挡板开度 暂时保持在目前开度,不允许随意进行调整,如有调整时必须经 过发电分场锅炉专业工程师同意。
5.负荷低于 150MW 时,要通过减小煤粉细度来提高燃烧稳定 性,应适当提高磨煤机作用力,在加载力控制曲线的基础上偏臵 可设臵为 0MPa;一次风压要尽量保持在控制曲线的低限运行; 磨煤机出口温度保持控制曲线的上线运行。 磨煤机排渣箱检查必 须保证每小时不少于一次, 防止发生磨煤机振动及渣箱大量吐煤 现象。
(九) 深度调峰期间燃烧调整:
1.操作过程要平缓,不得大幅度调整,同时应考虑锅炉储 热因素带来的影响。负荷变化时,应注意风粉的配合,防止燃烧 不稳造成灭火;当增加负荷时,先增加风量,随之增加煤量;减 负荷时,先减煤量,再减少风量。
2.机组低负荷运行期间,炉膛负压保持-20—-40Pa,严格 按照氧量控制曲线进行氧量调整,氧量控制应在 3%-6%之间,禁 止缺氧运行。
3.进入低负荷区域,EF、F 层风门应关闭,辅助风应平衡 配风,△P 不得低于 0.42KPa,必要时可提高风量来解决。
4.严格监视汽包壁温差,汽包上下壁温差、内外壁温差及 任意两点间的壁温差不允许超过 40℃;超过时应及时分析原因, 调整燃烧,严格控制汽压变化速度。
5.低负荷运行时,严禁投入过热器、省煤器区域吹灰器。 锅炉燃油时, 空气预热器采用连续吹灰方式, 防止发生二次燃烧。
6.深度调峰时,汽包水位保护全程投入,要加强汽包水位 及汽温的调整、 监视, 锅炉水盘必须设专人, 要尽量少用减温水, 防止因三台磨煤机运行造成汽温过低。
7.机组进行深度调峰期间(150MW 以下) ,冬季无特殊情 况暖风器必须投入,以提高炉膛燃烧稳定程度。
(十) 深度调峰期间,加、减负荷时要做好防止锅炉风机 失速的措施:
1.两台引(送)风机静(动)叶开度应尽量接近(偏差不 超过 5%) ,增减风量时两台引(送)风机同步调整,避免风量和 风压的不平衡,在风机投入自动时应严格监视其调整的同步性。 在增加静(动)叶开度时如发现电流无变化,应立即查找原因, 不要盲目的增加静(动)叶开度。
2.在增减负荷过程中,有专人注意监视风烟系统画面,一 旦发现引(送)风机电流偏差大于 10A,立即解除自动,手动调 节,进行调平。
3.正常运行中出现引(送)风机静(动)叶卡涩等故障时, 应采用手动调整炉膛负压及风量,并及时通知检修处理。
4.在机组运行调整过程中,如发生断煤等突发事件需要快 速调整时,应尽量保证减缓引(送)风机静(动)叶调节速度, 同时保证两侧风机出力的平衡状态。
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