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总则
本规定力求涵盖烟气脱硫装置及辅助系统设计、安装、运行、检修及监督管理,提高烟气脱硫装置的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防止烟气脱硫装置事故的设计要求
4.1脱硫装置区内的浆液沟道应做防腐处理,废水沟道宜做防腐处理,室外电缆沟道设计应避免有腐蚀性浆液进入。
4.2 浆液管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作介质对管道系统的腐蚀与磨损,一般应选用衬胶、衬塑管道或玻璃钢管道。管道内介质流速的选择既要考虑避免浆液沉淀,又要考虑管道的磨损,管道压力损失尽可能减小。
4.3 浆液管道上的阀门宜选用蝶阀,尽量少用调节阀。阀门的通流直径宜与管道一致。
4.4 浆液管道上应有排空和停运自动冲洗的装置。
4.5吸收塔应装设除雾器,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雾滴浓度应不大于75mg/Nm3。除雾器应设置水冲洗装置。
4.6所有贮存悬浮浆液的箱罐应有防腐措施并装设搅拌装置。
4.7烟气系统若设置有烟气换热器装置,其设计工况下脱硫后烟囱入口的烟气温度一般应达到80℃及以上排放。在满足环保要求且烟囱和烟道有完善的防腐和排水措施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不设烟气换热器。
4.8烟气换热器的受热面均应考虑防腐、防磨、防堵塞、防沾污等措施,与脱硫后的烟气接触的壳体也应考虑防腐措施,烟气换热器下部烟道应装设疏水系统,运行中应加强维护管理。
4.9烟气脱硫装置如设置旁路烟道,脱硫装置进、出口和旁路挡板门(或插板门)应有良好的操作和密封性能。旁路挡板门的开启时间应能满足在脱硫装置发生故障时不引起锅炉跳闸的要求。脱硫装置烟道挡板宜采用带密封风的挡板,旁路挡板门可采用压差控制不设密封风的单挡板门。
4.10对于设有烟气换热器的脱硫装置,应从烟气换热器原烟道侧入口弯头处至烟囱之间的烟道采取防腐措施,防腐材料可采用鳞片树脂或衬胶。烟气换热器出口和主机烟道接口之间的烟道宜采用鳞片树脂或衬胶防腐。防腐烟道的结构设计应满足相应的防腐要求,并保证烟道的振动和变形在允许范围内,避免造成防腐层脱落。
4.11脱水后的石膏原则上在石膏库内堆放,脱硫技改项目受场地限制也可考虑堆放在石膏仓内。石膏库的容量应不小于3天石膏的产生量考虑,石膏仓的容量应不小于22小时石膏的产生量考虑,石膏仓应采取防腐措施和防堵措施。在寒冷地区,石膏仓应采取防冻措施。
4.12脱硫废水应尽可能采取必要处理措施后回用,不对外排放;如需排放,脱硫废水应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建厂所在地区的地方排放标准要求。
4.13脱硫装置出口烟气分析仪成套装置应该兼有控制与环保监测的功能。
4.14烟气脱硫系统可设必要的工业电视监视系统,也可纳入机组的工业电视系统中。
4.15为保证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及减少废水排放量,用于脱硫的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宜高于90%。石灰石粉的细度应根据石灰石的特性和脱硫系统与石灰石粉磨制系统综合优化确定。对于燃烧中低含硫量燃料煤质的锅炉,石灰石粉的细度应保证250目90%过筛率;当燃烧中高含硫量煤质时,石灰石粉的细度宜保证325目90%过筛率。
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