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超拉完毕后,同时拆除超拉坠砣,恢复至额定张力,测出b值及温度并作好记录,将坠砣串调整到适量的高度。由于为满足超拉时坠砣能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将其b值调整偏大,温度变化时,补偿滑轮与坠砣杆间距小,坠砣杆卡在滑轮槽中,承力索和接触线无法随温度降低而收缩,补偿装置失去正常的功能,情况严重时,导致承力索和接触线断裂,因此,超拉完毕后必须将坠砣串的b值调整到适量的高度,
⑧拆除临时拉线及相应加固装置,同时检查超拉锚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将检查结果报告给施工负责人,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撤出施工现场。
⑨施工记录数据的处理。根据测量温度、b值及锚段长度,计算出承力索或接触线的蠕变率。
7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①超拉前,对支柱的容量及关键受力部位的零件强度必须进行校核。
②临时拉线、曲内外支柱、转换柱加固装置必须牢固。
③通讯联系保持畅通,同时加载、防止偏载。
④加载时,必须设置可靠的行车防护。
⑤超拉时必须加强巡视,特别是关键部位可设置专人盯防。
⑥孔外安装的下锚角钢,防止下滑。
⑦超拉肩架平行铁路放置,防止侵限。
⑧超拉完毕后,检查承力索或接触线是否引起变形、变性。
9结语
对武广线和秦沈线所有的超拉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中发现:经超拉试验计算出的蠕变率都比设计和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0.03%)偏小;曲线上比直线上的蠕变率要偏小。造成的原因有两点:
①腕臂底座与腕臂之间存在摩擦力,承力索或接触线与滑轮之间也存在摩擦力,这两摩擦力与超拉张力方向相反,与超拉张力作用,使得超拉线材的张力减小,越靠近中锚的地方,超拉张力越小,承力索或接触线张力偏小,从而影响超拉效果;曲线部分由于腕臂和滑轮在水平方向受力比直线更大,其摩擦力更大,承力索或接触线张力比要求的超拉张力更小。
②补偿滑轮也存在摩擦阻力,影响补偿功率,承力索或接触线所受张力比传动比乘以超拉坠砣的重力小,达不到超拉的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为了减小误差,改善超拉效果,在今后的施工中要注意:第一,宜采用恒张力放线车进行作业,第二,滑轮涂油保护以减小摩擦力,不用生锈或损坏的滑轮,第三,补偿滑轮组应改善传动补偿功能,第四、结合到补偿功率和摩擦力的影响,可适当加大超拉张力。
参考文献:
[1]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黄虎.接触网导线工厂化超拉工作模式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6).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