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线路调压器的应用
摘要:针对农村电网10 kV线路供电半径长、压降大的问题,该文以提高10 kV调压能力为目标,研究提升10 kV线路后段电压水平的技术措施,选择东川线中后段线路安装5000 kVA安自动调压器一台,对该线路末端电压提升效果进行了跟踪分析,总结提出应用10 kV线路调压器的适用条件和运行建议。
位于蓝田地区的10 kV东川线供电半径17.26 km,存在线路末端电压过低,日光灯不能启动、电器不能正常使用现象。通过调查发现,东川线88个台区,经统计分析低电压现象共涉及2 9 个台区, 3 8 1 8 户, 占台区总数的31.8%,占用户总数的26.9%。东川线属农网线路,线路“低电压”主要发生在夏冬两季负荷高峰时段,夏季负荷高峰为6~9月,农忙设备大量使用,负荷集中,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大量使用;冬季负荷高峰期为11~2月,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农村人口突增,家电、取暖设施集中使用,当地已成规模的大棚蔬菜、温室育苗冬季御寒取暖设备的大量使用,使负荷比较集中,形成负荷高峰期低电压现象。
1 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1.1 关键问题及主要思路
根据东川线的电压电流监测数据,如表1所示,变电站出口电压在合理范围内,低电压现象主要出现在线路末端,以及用电量较大的时段。说明造成低电压的原因主要还是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线路压降大造成的。根据以上原因分析以及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采取更换导线的措施虽可解决线路末端电压低的问题,但是该措施投资高回报小,所以不予采取。另外根据变电站出口监测数据,线路功率因数始终保持在0.90~0.96之间,所以采用无功补偿方式无法解决该线路末端电压低的问题,综合以上分析采取在线路上加装调压器的方法是解决东川线线路末端电压低的有效可行措施。

1.2 实施方案
1.2.1 科学决定调压器安装位置
通过在线路和用户侧安装的电压监测仪监测的数据分析,东川线低电压用户主要集中在东川线后段供电半径较长的区域,由杨李支线接入配变用电的低压客户低电压现象较为突出,相对集中;东川线前段国道沿线加工业发达的区域个别台区存在低电压现象,前段坡岭地区少数台区存在低电压现象。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计划在东川线杨李支出口附近装设自动调压器一台,由于张民支末端也有不同程度低电压现象,因此考虑将自动调压器前移至东川线#107,使调压器范围涵盖张民支线。同时在张民支线末端#53,全徐支线#49加装监测点,观察自动调压器工作效果,以供修改完善治理措施。
1.2.2 确定调压器安装容量
东川线供电半径约为17.26 km,全线共接入配变115台,其中公用变压器88台,专用变压器27台,总容量10700 kVA,年供电量9500 MWh,2010年线路最大负荷为5 MW。东川线#107杆距离变电站9.63 km,#107杆附近电压为9.6 kV,#107杆位于供电半径56%的地点为中后段,#107杆后段负荷约占全线负荷的60%。#107杆后段装电容量为7500 kVA,同时率按照40%计算,按照该地区每年8%的负荷发展考虑,按5年发展考虑容量,确定了应装容量4400 kVA,课题组按照节约投资的原则,最终将调压器容量定为5000 kVA。
1.2.3 确定安装方案
按照东川地区治理方案,考虑负荷增长率,确定安装方案,计划在东川线#107杆安装5000 kVA自动调压器一台,使线路末端电压提升至10.2~10.4 kV,使台区末端低压电压与治理前相比最高可上调12%。
1.3 预期目标及效果
安装调压器后, 可实现调压器出口电压提升至10.5 kV。低压侧电压范围控制在200~220 V之间,将有效解决低电压问题。
2 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