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员工入厂教育严格化
严格执行新员工入厂教育的各项程序,开展增强责任心教育,组织参加拓展训练,锻炼大家吃苦耐劳与团队协作的精神;组织入厂安全三级教育,参加电厂组织的急救培训;全方位、多方面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技术技能培训。
6.生产准备超前化
调试促培训,利用新机组调试机会,锻炼一班人。超前对新机组的生产调试进行了准备,各专业组织运行人员集中讲课、现场培训讨论、到设备厂家培训等培训方式,做到超前介入,超前准备。
7.交流学习制度化
注重值际之间的技术交流,扬长避短,并逐步形成典型、规范。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与兄弟电厂之间的技术交流往来,利用机组大修的机会到先进电厂学习调研,学习新技术和运行管理不一样的经验为我厂所用。
8.操作典型化
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操作卡、典型事故处理卡、典型故障树、现场设备操作卡、典型工作票等等,使人员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最大程度地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四、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只有树立对员工培训的思想认识,抓好培训,把培训工作纳入具体管理范畴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稳步发展奠定人才的基石。要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发电运行环境中发展,运行人员的素质必须不断提升,探索有效的运行培训模式是必经之路。发电企业应当把运行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运行培训模式上继续探索,通过创新培训方式造就一支一专多能的运行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能够解决高、精、尖技术难题的运行技术人才。只有引进有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人才、充分开发与利用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目标的达成和员工价值的实现。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