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的作用是通过一个将上述区域封闭起来的壳体即屏蔽体来实现的。屏蔽体有板式、网状式和金属编织带式等,其材料可以是导电、导磁、介质体,也可以是非金属吸收填料。按屏蔽原理分类,屏蔽可分为静电屏蔽、磁屏蔽和电磁屏蔽。
2、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屏蔽
当装置安装于主控制室内时,由于距离开关场比较远,加上房间设计通常都采用“法拉第笼”的结构,从电磁骚扰比较严重的开关场地发出的骚扰,无论是表现为静电的形式,还是电磁波的形式,在经过很长的距离到达主控楼的继电器室后,首先要经过一个“法拉第”式的屏蔽体,经过衰减后到达继电器屏,继电器屏的外壳也是一个屏蔽体,再次衰减后到达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机箱。由于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机箱也是一个屏蔽体,它对电磁骚扰将起再次屏蔽的作用,可以断定,如果主控制室的屏蔽体和继电器屏的外壳这两层屏蔽良好,到达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骚扰将变得很小,再经过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机箱的屏蔽作用,直接耦合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内部设备上的骚扰将可以忽略。当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下放到开关场,如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将直接承受来自开关场的骚扰,环境将变得很恶劣,
因此,某变电站内,考虑了在保护装置外部建屏蔽小室的方案,要求能将外部的骚扰按每10倍频程40dB衰减,理想的情况要求到达60dB。这样,直接进入到装置内部的骚扰将变得很小,且为了避免地电流在接地网上流动带来装置两点间的电位升高,要求装置采用一点接地。与装置在主控制室内的情形类似,经过屏蔽的作用,电磁骚扰在装置的内部将主要表现传导骚扰。然后应再通过其它的措施对传导骚扰进行抑制。
三、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滤波
1、滤波的概念
如果说屏蔽主要是为了防护辐射干扰,那么,滤波则主要是为了防护传导干扰。滤波器能允许有用信号的频率分量通过,同时又阻止其它干扰频率分量通过,因此,对于抑制干扰而言,它具有其它技术难以起到的作用。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而言,由于干扰较强的快速瞬变骚扰进入到装置后主要表现为传导骚扰,所以应首先考虑使用性能优良的滤波器来消除。
2、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滤波
传导骚扰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设置滤波器的目的在于尽量将骚扰衰减到某一个要求的技术水平,如对于外部骚扰而言,不得导致装置工作故障。在主要表现特征为电场的各类电磁骚扰中,快速瞬变骚扰是比较严重的一类,其频率成分最高可考虑到400MHz,在有条件的场合应尽可能地采用低通滤波器,实际的使用当中,根据经验,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可以放宽到10MHz。目前被广泛使用的EMI吸收磁环,就是针对几MHz以上的频率成分发挥作用的。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微机型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普遍应用,外界干扰的来源种类多样,传播的方式也复杂多变。现实环境中,外界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在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加以充分的重视,采取措施相对降低其干扰的程度。最好的办法是阻隔干扰传播,使保护装置能有一个低干扰水平的运行环境。处理好抗干扰问题将是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钢,丁茂生,李晓华等. 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研究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24 (7) _6 .
[2] 兰岚,万伟民. 基于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集成化保护和控制系统设计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8) .
[3] 白磊.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干扰分析 [J]. 广播电视信息, 2010, (7)
.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