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电力电缆线路
电力电缆一般由导线、绝缘层和保护层组成有单芯、双芯和三芯电缆。
地下电缆线路多用于架空线路架设困难的地区,如城市或特殊跨越地段的输电。目前采用电缆方式送电,主要是从城市景观和线路安全角度考虑。但电缆线路故障查找时间和维修时间非常长,给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用户的正常用电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电网建设中,用电缆线路全部替代架空线路还是无法实现的。
电缆线路特点:
(1)供电可靠。
(2)不占地面和空间。
(3)不使用电杆,节约木材、钢材、水泥。
(4)运行维护简单,节省线路维修费用。
(5)电缆价格贵,线路分支难,电缆接头施工工艺较复杂,故障点较难发现,不便及时处理事故。
3.架空线路和电力电缆线路的工频电场、磁场
3.1工频电场 电压产生电场,架空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线路的电压大小、与居民的距离远近等有关。根据HJ_T_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执行4kV/m的标准,电网建设工程只有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完全符合标准才能施工。
而电缆线路深埋于7-10米的地下隧道内,加之隧道的钢筋水泥及地表的覆土,在地表面的工频电场已经非常小,且趋于环境背景值。故此电缆线路的工频电场强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3.2工频磁场
电流产生磁场,架空线路工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线路的电流大小、与居民的距离远近等有关。根据HJ_T_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居民区工频磁感应强度执行0.1mT的标准。
电缆线路由于隧道钢筋结构的屏蔽,及与地表距离较大的原因,其地表面的工频磁感应强度一般不超过0.003mT。随着与电缆隧道水平距离的增加,工频磁感应强度迅速衰减,趋于环境本底值。
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