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需要核实室内定位使用的勘测资料是否同现场安全一致,尤其是山地和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很大,地质变化复杂,而室内定位所掌握的地形情况仅为一个顺线路中心线的带状范围,很难看清立杆塔处的地形全貌。因而,在室外定位时,需要在现场立杆塔处核对勘测资料,必要时,需对某些杆塔位置作适当的调整。此外,为了核对室内定位的成果,有时运应作一些必要的补测工作,以便补充或修改室内定位工作。
四、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
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设计时,要充分比较各种绝缘子的性能,并充分考虑今后运行方便。其中合成绝缘子具有机械性能优越、抗污闪性能好、耐电蚀性优异、抗老化性能好、结构稳定性好、线路运行效率高、重量轻等优点,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五、防雷保护设计
防雷技术是电力系统维护的重要策略,能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不同的自动化电力系统结构,我们需要实施针对性的防雷结构设计,从根本上解决雷击问题。防雷技术的引进要借助于各类防雷装置,这就需要把握好不同装置之间的搭配运行。①屏蔽保护。现代化电力模式的运行需要借助于计算机装置性能的发挥,在设计维护方案时需要做好不同方面的检测处理。对于一些外来的干扰信息可以重点屏蔽处理,以此来达到对电力系统设备的保护作用。②设备保护。防雷技术发挥作用要依赖于各个设备的运用,尤其是先进的计算机装置结构。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需定期对各设备进行检查,一般周期在半个月左右。对于一些常见的装置问题要及时处理,若有需要则更换装置,如避雷器、计算机设备等,通过这些更换能增强防雷效果。③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防雷技术的常见方式,通过接地可以把电力系统上的强电流、电压引入地下以达到防雷效果。维护自动化电力系统时需要借助于不同的施工技术,将相应的防雷器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各传感器设备与防雷地网之间要保证良好的搭配,对防雷结构实施必要的划分处理。
总之,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并联络各发电厂、变电站使之有效运行。在制定输电规划时要更多的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多关注国内对于输电线路设计和施工的研究,这将大大提高我国基础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晁福昱.110kV 送电线路设计及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2]吴勇.关于输电线路设计方案的探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
[3]黄焰林.输电线路设计与维护[J].科技创业月刊,2005(10).
来源:现代企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