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织分工
分散控制系统(DCS)受电及软件恢复调试工作,由华能沁北电厂(业主单位)、东北电建三公司(安装单位)、ABB厂家(DCS硬件、软件组态)、热工院调试部(调试单位)四家单位共同完成,具体分工为:
安装单位负责工程师站与电子间卫生、照明系统的检查、完善及保安工作;设备安装到位情况检查;电源接入及绝缘检查;系统接地及接地电阻的检查等与安装有关的工作。
ABB厂家负责DCS电源柜与控制柜间电源系统的安装检查;通讯电缆的正确性检查;系统软件恢复等与系统设备调试有关的工作。
热工院调试部负责DCS系统通道的校验;并配合安装公司、DCS厂家进行各项工作的检查。
华能沁北电厂专业负责人负责三方工作的协调及其它需协调的工作。
完成所有检查工作后,由四家单位共同认可同意DCS系统上电,由DCS厂家负责系统上电工作。
四、DCS系统上电步骤
4.1 电源系统的检查
4.1.1 检查分散控制系统的所有供电电源接线的正确性。即按照热工设计图纸(热工电源系统)对每一个接入分散控制系统的工作电源的电缆进行检查。电源取出位置应正确,电源接入位置正确,电缆两端有明显的标志和名称。保证无漏接和误接。
4.1.2 电源系统接线必须牢固可靠,无松动和接触不良现象。
4.1.3 检查电源线线径应符合电源负荷要求。
4.1.4 检查分散控制系统所有供电电缆回路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线芯对地和线芯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其绝缘电阻值均应不小于1MΩ。
4.2 接地系统检查
4.2.1 Symphony分散控制系统接地系统设计一路交流地(安全地)系统,一路直流地(信号地)系统,各控制柜的交流地、直流地分别以星形接地方式汇集最后接入同一地网。
4.2.2 接地系统检查与电源系统检查方法相同,检查接地系统的正确性和牢固性。
4.2.3 检查接地系统应布线合理,远离强磁场干扰,与大型开关设备、旋转设备或其它干扰源距离应大于10米。
4.2.4 绝缘电阻检查,将端子板上的现场接线解开,利用绝缘测试仪检查直流系统接地、交流系统接地,或利用其它设备进行检查,其接地电阻应小于5欧姆。且交、直流地应可靠短接。
· 4.3、机柜送电
首先将所有电源开关(包括机柜交流电源开关和机柜直流电源开关)置于“断开”位置。
检查电源进线接线端子上是否有误接线或者误操作引起的外界馈送电源电压。确认所有机柜未通电。
在控制模件柜内,将全部电源模件插入,按厂家要求分别拔出主控制模件、通讯模件和I/O模件,以确保机柜通电时不会发生烧毁控制模件的事故,不会对外部设备误发操作指令而导致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
4.3.1 电源柜受电
在供电电源处,联系电气专业或相关人员投入总电源开关。在电源柜内,用万用表测量电源进线端子处的电压值,其电压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如果误差较大,则应通知送电人员停电进行检查,合格后再送电。投入柜内主电源开关K1或K2(待整个电源系统工作正常后,应先投入UPS电源开关K1,后投入电气保安段电源开关K2)。
4.3.2控制柜受电
在控制机柜电源入口处测量电压正常,投入各电源模件的电源开关,用万用表测试电源模件的输出直流电压,观察电源模件的状态指示灯。指示灯状态应正确,输出电压值应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如果出现错误状态指示,应进行停电检查,处理完后再重新送电。
检查各控制柜直流控制总线电压正常。
4.4 控制模件送电
依次插入各个控制模件,观察其状态指示是否正确,或者用工程师站对控制模件的基本功能或性能进行测试。对于冗余系统还应该进行主控制模件和备用控制模件的切换试验。
4.5 通讯网络检查
4.5.1 依次插入各个通讯模件,对各机柜内通讯模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应正常。
4.5.2 对控制系统各机柜之间的通讯进行检查,应正常。
4.5.3 对工程师站、运行人员操作站、终端设备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进行检查,应正常。
4.6 其他模件的送电
在解除端子板上所有外部接线的情况下,依次插入各个I/O模件,观察其状态指示是否正确,或者用工程师站对模件的基本功能或性能进行测试。
4.7 系统I/O通道完好性检查
在断开外部信号电缆的前提下,用高精度信号发生器及高精度万用表对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通道进行完好性检查。
4.7.1 电压电流型模拟量输入通道检查
用模拟量信号发生器发出所需要的模拟量信号(如4-20mA,1-5V),在工程师站或其它编程器上检查显示值(一般为工程单位值),纪录下每一个通道的输入信号值和输出显示值。每一个通道检查3点:0%,50%,100%。并填写记录。
4.7.2 热偶热阻模拟量输入通道检查
用热偶信号发生器或标准电阻箱发出所需要的模拟量信号,在工程师站或其它编程器上检查显示值(一般为工程单位值),纪录下每一个通道的输入信号值和输出显示值。每一个通道检查3点:0%,50%,100%。对于热偶信号要考虑冷端温度补偿因数。
4.7.3 模拟量输出通道检查
在工程师站上或其它编程器上设置模拟量输出信号(如果是阀门指令,则发0-100%指令,如果为参数传递,则可为温度或压力信号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接线端子上,用标准电流电压表测试其输出值。每一个模拟量输出通道做3点:0%,50%,100%。并填写记录。
4.7.4 开关量输入通道检查
对于无源接点信号,用短接线短接开关量输入信号,在工程师站或其它编程器上检查显示状态(可能的工程显示单位为:开门/关门,启动/停止等)。
对于有源接点信号,用电压源在开关量输入通道上加入所需的电压信号(应该注意极性),在工程师站或其它编程器上检查显示状态(可能的工程显示单位为:开门/关门,启动/停止等)。并填写记录。
4.7.5 开关量输出通道检查
对于有源开关量输出,在工程师站上或其它编程器上发出不同的指令信号(可能的工程单位信号为:开门/关门,启动/停止等),在输出通道的接线端子上,用电压表测试其输出状态的变化(有电压/没有电压)。
对于无源开关量输出,在工程师站上或其它编程器上发出不同的指令信号(可能的工程单位信号为:开门/关门,启动/停止等),在输出通道的接线端子上,用通灯或万用表测试其状态的变化。对于干接点输出,用通灯即可;对于固态继电器输出,则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放在10M档以上比较明显)进行测试。填写记录。
对于直接驱动继电器的输出点,可直接监视继电器状态。
4.8 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软件恢复
将分散控制系统主机、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及打印机的通讯电缆全部接好,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操作员站硬、软件恢复,建立与主机的正常通讯,在操作员站上进行各种检查,操作员站与主机应能够作出正确反应。
将工程师站硬、软件按照说明书进行恢复并与主机建立正常通讯,在工程师站上进行对系统软件进行检查,应能正确无误地实现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
4.9 控制系统冗余功能检查
首先投入具有冗于功能的控制系统,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采用组态方法或其他的编程方法改变控制系统中的某一个模拟量的数值并进行监视。试验时应拔出主控制器或关断主控制器的工作电源,此时备用控制器应该立即投入,相应的各个指示灯应指示备用控制器已经接替原主控制器的任务,此时被监视模拟量的值应该没有任何变化。同样可进行另一台控制器的冗于功能试验。
4.10 控制系统的通讯功能检查
4.11进入系统调试阶段
五、安全措施
5.1 严格遵守现场规章制度,不得随意乱动与调试工作无关的设备及系统;严禁热插拔DCS系统串、并行接口外设设备。
5.2 在DCS系统受电恢复和通道检查期间,应派专人随时检查各个机柜、各个操作站、工作站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工作负责人,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5.3 在DCS系统受电及通道检查期间,与系统调试无关人员不得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上进行任何操作。
5.4 参加DCS系统调试的所有人员,不得修改任何系统组态,如发现问题,应由调试人员和组态设计人员共同进行修改。
· 5.5 在工程师工作站和操作员站上严禁随意使用磁盘,如需使用自带的磁盘,须经ABB公司工作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使用。
5.6 在DCS系统的每个机柜首次通电时,都必须测试电源电缆对地绝缘电阻,防止电压过大或短路对系统硬件造成损伤等。机柜受电时必须有工作负责人监护。
5.7 除相关的工作人员外,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删除组态软件,软件系统应设有登陆密码,以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如需修改,必须经过厂家及调试单位同意。
5.8 已送电设备必须挂有明确标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及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
5.9 DCS采用的临时电源电缆必须选择合理、安全的通道,防止因电缆损坏导致DCS停电事故的发生。
5.10 工程师站及电子间应设立保安措施,防治设备丢失及设备损坏。
5.11 DCS带电前,各相关单位进行联合检查,完成所有检查工作后,由DCS上电负责单位进行上电交底,明确各单位任务及操作过程后方可进行DCS上电。
来源:华能沁北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