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采用三维扭曲动叶。平衡动叶叶型是一种考虑了气体压缩性的层流叶型,具有更低 的型线损失,采用扭曲成型使流行沿叶高优化,进口攻角减少,效率明显提高。
2.3.5 采用接触式蜂窝式汽封。高压缸压力高,级压差大,叶片短叶顶漏汽量对级效率影 响大,接触式蜂窝式汽封利用“蜂窝”原理,可以减少漏汽量。
2.3.6 光滑的子午通道设计。高、中、低压各缸子午通道采用了光顺设计技术,中压缸末 六线采用内斜外平式自围带构成光滑的子午通道,使流动附加损失大大减少。
2.3.7 斜置静叶技术。低压末级静叶采用了能大大减小根部二次流的斜置静叶技术,提高 级效率。
2.3.8 引进可控涡技术。主要采用全三维粘性设计思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实验流体力 学技术为基础的叶片设计技术。
2.3.9 采用薄静叶出汽边技术。薄静叶出汽边是一种新技术,不但可以减少叶栅尾迹损失 ,提高经济性,还可以大幅的减少喷嘴尾迹激振力幅值,或低动叶片动应力提高可靠性。
2.3.10 采用弯曲马刀形静叶隔板。弯曲马刀形静叶隔板可以改变径向压力分布,减少边界 层内径向二次流,提高级效率。
2.3.11 低压末级动叶片采用内斜外平式自带围带,整圈连接结构,提高级效率。
2.4 改造后主要性能要求
①高压缸效率不小于84%;②中压缸效率不小于91%;③低压缸效率不小于89%;④热耗率不 大于8 490kJ/kW·h;⑤当主蒸汽压力为12.75MPa,主再热蒸汽温度为535℃,真空为75KPa时, 机组额定负荷为200MW,并应能带210MW负荷长期稳定运行。
3 机组改造后试验(实例)
丰镇发电厂在2004年9月7日~2005年1月26日利用大修机会对#6机组通流部分进行了 改造,机组的热经济性试验如下:
①机组通流部分改造前试验经济技术指标与设计值对比 :
试验结果分析如 下:#6机组通流部分改造前后200MW负荷热耗分别是9 239.58kJ/kW·h、8 372.82kJ/kW ·h,改造前后的差值是866.76 kJ/kW·h(煤耗大约为29.6g/kW·h);
来源: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