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大部分的遥控遥测电台是用调频模拟车载电台加MODEM芯片改制的,它不是专业的数据传输产品,而是工作于230MHz数传频段的对讲机,用这种电台传输数据确实不可靠。原因是有二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能解决:PTT控制发射时延(100ms以上)带来前导数据字符丢失和调频静尾噪声带来的多余字符干扰,特别是在高速数据传输或收发转换快的应用如接PLC等。在传输速率低、距离近、可靠性要求不高,如可以多次采集等,因为其价格低廉,用的很多。但是在要求高速、远距离、高可靠的传输中,我们要选用直接数字调制解调、有前向纠错、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产品,如美国MDS、DATALINC等厂家的设备。其二是要根据主站及分站的分布和地理环境等具体情况进行组网设计和现场测试。
3.1理论计算
相距较远的两个点之间能不能通?通了以后误码率是多少?抗干扰稳定性有多强?在理论上取决于如下两个因素。
3.1.1视距传输
电波信号的传输根据工作波长(频段)的长短不同具有地面波传输(长波)、电离层反射传输(短波)、空中传输(超短波、微波)三种方式,我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将专用无线数据传输业务主要分配到220~240MHz频段(另外还有800MHz、2.4GHz等频段),这个频段的电波传播是通过空中进行的。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两个点(天线高度分别为H米和h米)之间最大可视距离D公里为D=4.12(H1/2+h1/2)。

假设主站天线架设在办公楼顶(高约100m),远程站天线架设在平房顶上(高约4m),则D=4.12(1001/2+41/2)=49.44公里。
考虑到230兆频段电波具有一定的绕射能力,该种假设架设天线,理论上最远可以通到50公里左右。
同样假设主站和远程站天线高都是1米(如手持),则理论上最大传输距离为6公里左右。
因此天线架设的相对高度是决定通讯距离的第一因素。
3.1.2接收场强
电波从电台发出,经过馈线和天线,通过空中向远方传播,信号受到衰减,到远端接收机时,场强电平为:
Pr=Pt+Gt+Gr-Lt-Lr-Lo
Pr:正常接收电平(dBm)
Pt:发信功率(dBm)
Gt、Gr:收发天线增益(dBm)
Lt、Lr:收发馈线损耗(dBm)
Lo:自由空间损耗(dBm),Lo=32.45+20logf (MHz) +20logD (Km)
来源:伊敏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