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kV东川线供电半径为17.26 km,为典型的超供电半径线路,课题组选该段线路进行线路调压能力试点。在东川线采用了自动控制调压器,该产品是一种可以自动调节变比来保证输出电压稳定的装置。SVR馈线自动调压器可以在20%的范围内对输入电压进行自动调节,可以监测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当输出电压值与基准电压值的偏差大于允许范围并超过相应的时间后,控制器发出指令使三相有载分接开关动作,保证输出电压的恒定。将该调压器安装在馈电线路的中部,在一定范围内对线路电压进行调整,减少线路的线损,保证用户的供电电压。
2010年10月10日在东川线#107杆安装10 kV 5000 kVA自动调压器一台并将调压器出口电压设置为10.5 kV,如表2所示,东川线线路末端电压质量由原来的9.3-9.8 kV提高至10.2~10.3 kV。在线路后段的杨斜13.14队、杨斜12队、杨斜9队、杨斜、杨斜10.11队、代低村、水沟村、穆家坡、宝兴寺等9个台区末端低压用户电压上升了11%,电压范围控制在202~228 V之间,将李家沟、林场、马山村、马山#2台区电压提升至200~215 V之间,有效解决了低电压问题。

3 应用效果及效益分析
3.1 应用效果
通过在东川线加装调压器的方式,提高了线路、配变出口电压质量,实现东川线末端9个台区低电压户的电压由原来的176~85 V范围将提高到198~210 V,此项目共治理“低电压”用户894户。实施线路调压缺点是线路调压器自身损耗也影响了该线路的线损率,课题组在东川线安装的5000 kVA调压器月损耗电量为1.5 MWh,其每月影响东川线线损率约1.2%,但当线路电压升高时,可降低线损1.1%,而且负荷越大低压降损效果越明显。
3.2 效益分析
经过管理小组的不懈努力,并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方案,使低电压治理工作取得了实效, 线路末端用户电压提高了5%~12%。通过项目实施,随着电压质量的提高,年售电量递增15%,年净电费收入平均提高35万元,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提高了客户满意率,使优质服务工作得到落实,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4 结论与适用条件
4.1 结论
线路调压器安装方便,并可进行异地重新安装使用,当线路得到分网改造后可用于其他线路调压,设备可得到重复利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通过提高电压,有效降低线路损耗,具有降损节电效益。调压器自身运行时存在一定损耗。
4.2 适用条件
对一些偏远地区,负荷发展缓慢,远期规划不具备建设变电站或暂无线路改造计划,供电半径超过15 km造成的低电压线路,宜采用在线路上加装调压器的方式改善用户端低电压;在使用中还应结合线路运行状况,比较调压后降低线路损耗和调压器自身损耗,综合考虑产能比。选型应综合线路负荷和导线型号及供电距离计算出线路电压降,结合线路负荷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安装位置和容量。为使线路调压器取得较好调压效果,选择安装地点时线路功率因数宜达到0.90以上,如未达到应先加强无功管理,抓好无功就地平衡工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