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AEBC外侧的保护范围,按单根避雷针的方法确定。
2)在地面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b0为
在AOB轴线上,如图2,O′距地面高度为hr,以O′为圆心,O′A(O′A=O′B)为半径,在A、B两点间画弧。若以中心线OO′为y轴,地面为x轴,建立直角
坐标系,则O′的坐标为(0,hr),弧所在的圆方程为
那么,距中心线任一距离x处,其保护范围边缘上的保护高度hr可以由(1)式求得,即
2.3 两根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2)在地面上以避雷针A为圆心为半径所作的弧与以B为圆心径作的弧相交于E、C两点,如图5,则在AEBC外侧的保护范围,按单根避雷针方法确定:在地面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b0为弧,如图4,若以OO′为y轴,地面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O′坐标为(0,hr),该弧所在的圆方程为
2.4 矩形布置的四根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1)四根避雷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各按两根等高避雷针的方法确定。
2)B、E避雷针连线上的保护范围分别以B、E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相交于O′点,如图7。又以O′为圆心,hr为半径,在B、E间作弧,这段弧即为针尖的保护范围。
若以B、E垂直平分线为y轴,地面为x轴,建立
3)分别以A、B两针之间的垂直平分线上的O点(距地面高度hr+h0)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如图8。与B、C和A、E两根避雷针所作出的该剖面的外侧保护范围延长圆弧相交于F、H点。若以避雷针A所在的直线为y轴,地面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来源:广东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