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千伏配电线路常发生跳闸或接地故障,通过各种现象和信息分析故障原因,判断故障区段,迅速进行处理,以保证10千伏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关键字:-分析-查找-处理
在电力网中10千伏配电线路存在着分布广、连接设备多和地理情况复杂等不利于安全运行的客观因素,容易发生10千伏线路跳闸或接地故障,影响10千伏线路的供电可靠性。下面就10千伏线路故障如何查找和处理进行分析讨论。
1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1.1由于部分未改造或早期改造的线路设备运行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如导线在绝缘子中绑扎不牢、导线弧度过大、线路元件质量低劣等原因引起的线路故障。特别是未进行改造的线路,其线路长、线径小、分支多、设备老化严重、档距弧垂过大,是线路故障的多发区域。
1.2由于线路维护和管理不到位,存在的缺陷没有及时处理,从而引起线路故障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
1.3由于恶劣天气造成线路故障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而农网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是造成此类故障的主要原因。例如线路元件质量不过关,尤其是针式绝缘子、跌落开关和避雷器等质量存在缺陷,在受到恶劣天气时造成线路设备绝缘击穿、爆裂、断线、烧毁等事故。
1.4外力破坏引起的线路故障。由于10千伏配电网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使一些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把盗窃电力设施作为发财致富的手段,蓄意破坏电力设施而引发线路事故。另外由于建房、伐树、修路等施工作业破坏电力设施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严重威胁和干扰电网的安全运行。
1.5线路保护装置的保护定值计算错误造成线路保护装置误动作,当断路器速断保护动作后,应对该线路进行检查,同时对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如果排除了该线路和线路保护装置存在的故障,很可能该线路速断动作属于保护误动作,应对速断保护定值进行复核计算。
1.6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出”接地信号”时并不全是单相接地,下面我们分析和区分几种相似的故障特点:
1.6.1PT单相熔断器熔断:一相电压降低,另两相不变,线电压降低, 电压低的相为熔断相;
1.6.2变电站变压器对空载母线充电时,开关三相合闸不同期,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使中性点位移,三相电压不对称.这种情况一般在操作时发生,检查母线级连接设备无异常,可投入一条线路或所用变,信号即可消失.
1.6.3单相完全接地:一相电压为零,两相升高接近线电压,线电压不变, 电压低的相为接地相;
1.6.4单相不完全接:一相电压低但不为零,两相升高但不相等,其中一相略超线电压, 电压低的相为接地相;
1.6.5单相断线:一相电压升高,两相电压降低并相等, 电压升高的相为断线相;
1.6.6两相断线:一相电压降低但不到零, 两相电压升高并相等, 电压降低的相为非断线相;
1.6.7基频谐振:一相电压降低,两相升高超过线电压。
2线路故障点的查找
2.1根据继电保护动作情况查找故障区域:由于事故发生在线路的地段不同,其继电保护动作是不一样的。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为线路全长的50%以内,就是说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动作跳闸,故障点一般位于线路靠近变电所的区域;而过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则是整个线路,但过流保护装置设有延时继电器,在与速断保护装置配合使用时,一般在线路后段发生故障时才动作跳闸;另外当电流速断保护与过流保护同时动作跳闸,则故障点大多位于线路中段。
2.2根据线路路径情况查找故障区域:线路路径在污染区、有大雾或雨雪天气的地区,此段线路发生故障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污闪事故,要重点对污染区线路进行排查;线路路径中有树木的地段,在大风天气就应该分析故障是由树木引起的,应重点检查穿越树木区的线路;线路路径在建设施工区的,在良好天气情况下,首先要考虑是野蛮施工造成的,检查时就应特别注意施工区的情况。
2.3根据线路的绝缘情况查找故障区域:全电缆线路绝缘最薄弱的地方是终端头、中间接头处。所以全电缆线路发生故障,应该首先检查终端头、中间接头是否被击穿;有架空绝缘线和架空裸导线组成的线路,首先应该考虑架空裸导线段线路。
2.4根据用电性质和负荷情况查找故障区域:线路上如果接有造纸、炼铜、钢、铁等用电企业的,检查时应该从这些企业开始。因为这些企业用电通常会超负荷,冶炼企业大部分又采用中频炉,就非常容易发生事故。
2.5根据报修信息查找故障区域:在查找线路故障点时,巡线人员要及时与故障报修值班人员联系,因为有许多事故发生后,群众会打报修电话,根据报修信息可直接给故障点定位。
3线路故障处理的应对措施
3.1争取农网改造项目,对未改造的农网线路进行彻底改造,在线路改造前应充分考虑当地规划和经济发展情况,提高设计标准、严把物资质量关,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确保农网改造工程施工质量。
3.2加强线路设备巡视检修力度,强化运行维护管理。一是对线路进行定期巡视,主要是检查导线与树木、建筑物距离,导线在绝缘子中的绑扎和固定是否牢固,绝缘子固定螺栓是否松脱,横担、拉线螺栓是否松脱,拉线是否断裂或破股,导线弧垂是否过大或过小,杆塔基础是否牢固(特别是防风、防汛区域)、杆塔金具否齐全等;二是通过应用“线路智能巡检系统”来规范线路的运行管理,做到定计划、定时、定人、定点的巡检,打破传统巡线无法监督巡线人员工作状态、信息量少等明显的弊端,并要结合远红外成像测温、高倍望远镜等技术手段,现场检查判别线路的运行状态,同时采用巡线管理软件实现线路设备状态的采集、存储、分析,对线路和杆塔进行规范化的集中管理;三是在线路主干和分支的重要节点安装断路器、故障显示装置,以利于快速查找故障点,减少停电面积和停电时间;四是对配电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跌落熔断器、避雷器等设备进行绝缘测试,不合格的及时更换;五是在配电线路上使用高一级电压等级的绝缘子,提高配电网绝缘强度;六是线路维护单位平时要制定好应急预案,经常开展“实战性”反事故演习,有针对性对线路维护人员进行事故点预测、查找技巧、处理方法等专业培训,从而提高线路运行维护人员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
3.3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做好防外力破坏工作。对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要更新防雷设施和适当提高最大设计标准并加以改造和治理,以增强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保护电力设施工作中,首先要加大以开展《电力法》、《电力使用与管理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规宣传、法律咨询、综治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宣传标语、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创建氛围,通过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依法保护电力设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要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护电护线联防工作,并建立警企联动、群防群治的保护机制,使破坏电力设施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第三各级供电、公安、工商、城建等管理部门联合检查,对乱建、乱搭临时建筑,违章建筑、电力设施防护区内的树木等进行清理,造成停电事故隐患的及时进行查处,并要求其整改,将停电事故的发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4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
为缩小受影响的范围,如果系统可分割为电气上不直接连接的几部分,则尽可能进行分割,以确定故障区域。进行分割时,应考虑分割后的线路或变压器是否过负荷,并注意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条件有无变更。下面介绍几种分割电网的方法:
3.4.1如有两台主变,而其10kV母线通过分段开关并列运行者,可先断开分段开关,检查出哪一母线系统接地;若一台变压器运行带10kV两段母线运行,另一台变压器备用,可先投入备用变压器,将10kV母线分列运行,检查出哪一段母线系统接地。
3.4.2在判断系统有单相接地、值班人员检查后没有发现站内设备接地故障点,由奈调指挥进行接地选择,应按下列顺序查出故障设备:
3.4.3试拉有明显接地现象或有接地信号指示的线路;
3.4.4试拉空载线路及电容器;
3.4.5试拉分支多、线路较长、负荷较轻的一般用户线路;
3.4.6试拉分支较少、线路较短、负荷较重和较重要用户线路(重要用户应先进行联系).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