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的基层管理单位,供电所对线损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不仅包括电网传输中的电能损耗,也包括系统运行方式、计量误差、偷漏电等造成的一切不明损失,这其中有线路和设备本身损耗等合理部分,但也有许多不正常的管理成份,如偷、漏、错等管理线损。笔者现就管理方面可采取的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做法,谈点看法。
1建立健全组织和指标管理体系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降低线损提供有力保障。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降损工作,专门成立了由主管副总经理为组长、主管科室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的低压降损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公司领导小组、供电所、村电工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各级之间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建立建全线损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和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将线损指标分解到线路、配电台区,供电所把线损指标按线路、台区分解到人。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用经济手段来保证降损工作的落实。
2加强理论线损计算
为使低压线损指标更具科学性,我公司对各供电所低压线损进行理论计算。依据上年完成情况及理论计算结果,同时预测当年负荷发展状况,科学地制定出本年度低压线损指标。在实施过程中,我公司进行了“三个一”动态管理:一季度一计算、一季度一调整、一季度一考核。在每季度末利用上季度最后一个月的电能量和电网参数进行一次低压线损理论计算,依据此计算结果及上季度完成情况,对线损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出下季度线损指标并进行考核,从而使下达的线损指标更贴近实际,更趣合理,更有可操作性。
3加大线损考核力度
针对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低压线损管理起了负面影响的问题,我公司制定了《低压线损全奖全罚考核办法》,同时采取月分析、季兑现的考核方式。线损指标实行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层层考核。供电所的线损低于规定的考核指标,将少损的电量折算成电费后100%的奖给供电所;若高于规定的考核指标,将多损的电量折算成电费后100%的从供电所奖金、工资中扣回。此举,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尤其是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
4加强线损分析
我公司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每月10日召开线损分析例会,对全公司的线损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各供电所要在例会后召开所内线损分析会,对线损率高的线路、台区重点分析,找出问题,并结合公司例会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付诸实施,把降损工作落到实处。
5全面加强营业管理
供电所要求职工必须每月15日抄配电变压器总表,16~17日抄户表,杜绝估抄、漏抄、错抄现象,真正实现电费差错率为零,电能表实抄率100%。在营业普查方面,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全面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白天与夜晚相结合的用电检查活动,随时发现线路、设备、计量表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消缺、不留隐患。在维护用电秩序方面,我公司采取警企联手,依法检查,相互监督,严厉打击窃电及违约用电行为,为我公司创造了良好的营销环境,也为降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规范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是线损管理的关键环节,是线损率准确与否的前提,必须严格把关。①要按照《计量法》的规定严格依法行事;②对已淘汰型电能表,限期更换;③对大中用户及可疑用户安装高、低压计量装置各一套,互为考核;④建立校表员档案卡,出了问题追究其责任;⑤对电能表的安装运行管理工作要严肃认真,有专人负责,做到安装正确合理;⑥规范计量箱的安装位置,缩短二次线距离,加大二次线截面积,严格计量箱铅封使用管理制度;⑦计量点应尽量选在供电双方的产权分界点上,以方便管理和减少有关线损分担的计算;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应根据负荷电流选择高精度合适的变流比,使正常负荷的变动范围在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30%~100%;⑨加强对计量装置的巡视检查,按规程要求定期轮换校验,确保误差值在合格范围内并尽可能降低。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