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控制方式
1、主汽温度的调整:
当升负荷时,给水量与燃料量同时开始增加,但给水对中间点温度影响较为明显,表现为中间点温度首先开始大幅下降,但这部分较冷的蒸汽进入主汽管道还有一定的延时。因此刚升负荷阶段主汽温度不会因为中间点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当增加的燃料量进入炉膛发挥作用的时候,这部分较冷的蒸汽基本刚好进入主蒸汽管道。随着负荷的上升,主蒸汽流量增加,主汽温度似乎应该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燃料量的增加弥补了这部分温度。因此,在升负荷过程中主蒸汽的变化趋势为缓慢上升。
升负荷过程调门开大,主汽压力下降较多,虽然给煤量增加了,但等这部分煤量发挥作用还有一个过程。如果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炉主控会进一步增加给煤量。给煤量过调太多必然引起后期温度与压力的快速增长。当负荷达到目标值时如果压力实际值高于设定值,CCS又会大幅回调给水量与燃料量。给水量的减小必然导致中间点温度快速上升,因为牵扯锅炉蓄热以及给煤量延时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大负荷时比较危险,因为中间点温度本身已经比较高了。
因此升负荷过程中应缓慢减小中间点温度设定值,此操作会使中间点温度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但实际中对主汽温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前面已经说过了。降低中间点温度实际上是增加了给水。增加给水可以起到暂时提升压力的作用。同时适当降低中间点温度可以有效遏制后期主汽温度上升的幅度。同时过热器一、二级减温水均投入自动的情况下,需要加强监视,防止由于喷减调节特性原因跳出自动。适当调整一、二级减温水配比,一减流量应略高于二减流量,以保证二减调节余量。
2、再热器温调整:
再热器为对流换热。因此在升负荷过程,总风量、燃料量增加,烟气温度上升后,汽温上升趋势明显。再热器温度调整手段比较单一。主要通过事故喷减进行调节,而且由于事故喷减在低温再热器入口,减温水喷入后对汽温造成的影响相对迟缓。因此在得令升负荷时就应提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