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常用资料 > 国产600 MW机组锅炉设计的改进及其燃烧特性分析

国产600 MW机组锅炉设计的改进及其燃烧特性分析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吴锦江1, 杨建兴1, 朱信钊1,沈小兵1,李乃钊2   2009/6/22 9:54:28   

 关键词:  电力 神华煤 优化燃烧

摘 要:以台山发电厂第一期工程2×600 MW国产机组锅炉为例,阐述了该型锅炉设计的改进及其燃烧特性,对其改进设计后投产初期的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该型锅炉优化燃烧的有益建议。
关键词:锅炉;优化燃烧;神华煤

    Abstract: Taking the two 600 MW domestic unit boilers in Phase I of Taishan Power Plant for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meliorat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ilers, detailedly analyzes the oper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meliorated Unit 1 boiler right after commissioning, and finally makes suggestions on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boilers.
  Keywords:boiler; amelioration;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厂第一期工程首2台600 MW国产机组,是上海锅炉厂引进ABB-CE技术制造的SG-2026/17.5-M905型锅炉,它是在总结上海吴泾第二发电厂2台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控制循环燃煤汽包炉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的基础上,按创优、创名牌的要求进行设计改进和制造的,其中1号机组于2003年12月9日提前顺利通过168 h满负荷试运后投产。

1锅炉设备简况
1.1主要参数

  锅炉各项主要参数见表1。锅炉顶标高73 000 mm,宽度19 558 mm,深度16 940.5 mm,深宽比为1∶1.154。

 

1.2燃烧器及制粉系统
  锅炉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燃烧方式为“对冲同心正反切布置”,四组燃烧器的中心线近乎对冲,假想切圆直径近于0,以控制锅炉出口的左右烟温偏差。锅炉共配置6台HP-983中速磨煤机,分别接至四角燃烧器(自上而下共六层),间隔布置七层二次风喷嘴,顶部为OFA燃尽加消旋二次风。燃烧器采用摆动结构,除OFA层单独摆动外,其余喷嘴连在一起成为摆动系统。
  设计的一次风风速为24 m/s,风率为19.8%,风温为77 ℃;二次风速为54 m/s,风率为80.2%,风温为321 ℃;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为132 ℃,二次风燃烧器阻力为1.10kPa, 过量空气系数为1.2,锅炉燃料消耗量为230.90 t/h。炉膛断面热负荷为4 679.51 kW/m2,炉膛体积热负荷为87.63 kW/m3。炉膛局部最大热负荷标高在33.36 m,最大值为1 574.4×103kJ/(h·m2), 最大平均热负荷标高在38.49 m,吸热修正后的热负荷为740.8×103kJ/(h·m2),而最上层燃烧器中心线标高为34 780 mm。
  投产前,对锅炉进行了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完成了一次风速测平、标定、二次风挡板特性试验和水平烟道风速分布测量,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最大不均匀系数为0.11。炉内无贴壁风,强、弱风区界面清晰,强风环居中,电除尘烟气流量偏差较小,总体达到了设计性能要求。
1.3锅炉燃煤特性
  锅炉设计燃用100%神华煤(神华活鸡兔矿2号煤),低位发热量为24 280 kJ/kg,全水分(质量分数)为14.2%,空气干燥基水分(质量分数)为8.64%,收到基灰分(质量分数)为6.48%,干燥无灰基挥发分(质量分数)为32.93%。哈氏可磨系数为61。煤灰开始变形温度为1 120 ℃,开始软化温度为1 200 ℃,开始熔化温度为1 230 ℃。煤中CaO的质量分数为26.97%,Fe2O3的质量分数为14.89%。为便于分析,计算出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的一些比较参数,见表2。

 

  通过对表2各项特性指标的分析可知,神华煤煤种具有以下特性:属高发热量、中高挥发性、低灰分、低硫分、中高水分煤。煤种的结渣性、沾污性较强,传热特性较差。煤种的着火、燃烧稳定性及燃尽特性较好,但煤种易自燃,爆炸特性较强,煤种的磨损性较轻。

2锅炉改进设计及其特点分析
  为提高锅炉的可靠性和可用率,在总结上海吴泾第二发电厂2台600 MW已投产机组的基础上,对台山电厂的首2台600 MW机组锅炉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改进,具体可归纳成以下几方面:
  a) 根据设计煤种,在同类型机组设计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并根据煤质和灰分分析资料,确定了适当的炉膛几何尺寸、容积,特别是炉膛容积热负荷、炉膛有效投影辐射受热面热负荷、炉膛断面热负荷、燃烧器区炉壁面积热负荷、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后屏底烟气温度等,以防止炉膛结渣,并保证着火稳定和燃尽。
  b) 为防止热负荷局部集中和防结焦,炉膛断面结构尺寸选择较大。最上层燃烧器中心至分隔屏底的距离达到20 130 mm,使受热管屏底部的热负荷有所降低,并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在1 032 ℃以下(第一期后3台机组改进设计中,炉膛出口温度控制在1 000 ℃以下),这对防止管壁超温和降低排烟温度有利。锅炉厂设计方认为此距离已足够大,如采用过大的屏底高度和过低的炉膛出口烟温会导致汽温偏低、汽温特性变差。
  c) 合理选用优质管材,特别在设计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等受热面时,选择了足够的安全裕度,防止超温爆管和高温氧化,并在高温区域增加了T91耐热钢材料的使用比例,部分管材使用TP347H不锈钢。
  d) 汽水系统中采用多次混合和改进结构,减小了热偏差,在壁温计算时,考虑各种热偏差因素。采用合适的炉膛宽深比,燃烧器大切角布置,改善射流出口两侧补气条件,防止气流贴壁,形成良好的空气动力场,使出口温度场较均匀,保证炉膛出口两侧的烟温差不超过50 ℃
  e) 炉膛断面积选择合适,保证上层燃烧器至屏底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使烟气在炉膛出口前有足够的行程来减弱旋流强度。在炉膛出口设置分隔屏及后屏,减弱烟气的残余旋转动量,减小炉膛出口的左右烟气偏差和汽温偏差,使煤粉颗粒在炉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f) 采取一次风对冲、二次风同心正反切的燃烧方式。通过模化试验,确定燃烧器上部的OFA层、顶部AB层喷嘴分别反切25°和20°,下部DE层起转二次风正切15°。合理配置正反切风的动量矩比,以减弱炉内气流的残余旋转强度, 有效地控制转向室两侧的烟温偏差和避免结渣。
  g) 配置性能良好的燃烧器二次风门执行机构和风门挡板,实现每一层二次风和周界风四角均匀,保证炉内具有良好的速度场,使旋转动量均匀。
  h) 根据上海吴泾第二发电厂机组锅炉燃烧情况,同时考虑神华煤易燃、易结焦特性,对受热面管屏布置和吹灰布置等做了进一步的调整。

31号锅炉投产初期燃烧工况分析
  2003年12月2日,1号锅炉开始整机满负荷试运行,顺利通过了168 h试运行,并连续稳定运行至今。到目前为止,均燃用100%神华煤,6台磨煤机均为同一煤种。根据负荷、主蒸汽、再热蒸汽参数和炉膛参数等自动控制调整煤量和风量,单磨出力、通风量变化、煤粉细度(R75)等经调整、测试均达到设计要求。从投产初期的情况看,锅炉主要参数能达到正常的设计指标,机组在168 h满负荷试运期间,机组平均负荷为604.418 MW,负荷率为100.736%,热工电气仪表、保护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投入率100%。分析近期运行工况,在完全不投减温水的情况下,锅炉左右两侧的主蒸汽温度偏差和再热蒸汽温度偏差不大于15 ℃;在投入减温水后,锅炉左右两侧汽温的温差能控制到0~3 ℃之内,一次汽温、二次汽温偏差可控制在0~2 ℃之内,这些说明锅炉设计的改进是取得成效的。但是,目前该锅炉也存在几个问题:主汽温度偏低(在分隔屏入口汽温达到设计温度395 ℃时,后屏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经常达不到设计的出口汽温515 ℃,导致主蒸汽温度偏低,波动范围为525~540 ℃,全面吹灰时可降至520 ℃左右,甚至更低);尾部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与上海吴泾发电厂机组投产期相近);分隔屏处有较明显的结焦;再热器需投入的减温水量较大等不利情况。具体表现如下。
3.1炉内结焦情况
  透过锅炉不同标高各层的看火孔, 对炉内结焦情况进行观察。在52 m层观察到炉前分隔屏式过热器 (6大屏)粘有两层焦渣(最内圈绕底管处挂焦较大),2~5屏的结焦比1屏、6屏多,结焦程度属于中等并趋于严重。在46 m和42 m层,可隐约看到水冷壁和壁式再热器管表面有一层薄灰;因火焰亮度高,在36 m层看不清水冷壁的情况; 32 m层、29层和26 m层分别是A-B煤层、C-D煤层和E-F煤层,可观察到投煤层的着火情况,着火稳定,无发现结焦。在A-B层2号角看火孔门有焦块,但比较疏松,很容易除掉。后屏过热器的管与管间隙上可见有夹焦;底部斜坡水冷壁前后坡无堆焦,从投运至今,此处尚未发生过堵焦。炉膛折焰角上也未见有堆焦,经停炉检查后,发现有局部积灰严重的现象。
3.2炉内燃烧情况
  炉内火焰亮度较高,特别是在燃烧器上部至屏底区域,炉内火焰呈亮黄色。分隔屏观焦孔能见度较好,其它地方由于火焰太亮不易看清管壁,但在四角喷燃器处可看清喷嘴燃烧情况。
3.3捞渣机的运行
  捞渣机落渣细小、均匀而疏松,未发现有熔融的焦块和大焦。捞渣机载荷和水封槽温度正常。磨煤机一次风量、一次风压、磨碗差压、磨煤机入口温度、出口温度正常,煤量能自动调节,但石子煤斗在初期较易堵塞,煤块可达100 mm×100 mm,每隔3~4 h需清理一次。
3.4吹灰情况
  实际运行中,锅炉水冷壁短吹,水平烟道和后烟井长吹,基本保持每天3次全面吹灰,空气预热器吹灰3~6次,吹灰对降低排烟温度有较明显的效果,吹灰时,汽温和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温有所下降。每次吹灰前,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温最高点在415~423 ℃,最低点在380~386 ℃;吹灰后,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温最高点约408~413 ℃,最低点约370~375 ℃。
3.5二次风配风方式
  0FA层的配风为100%, 投煤层的周界风为100%,最低层的二次风为100%,未投煤层周界风为20%,辅助风层起转二次风为100%,其余二次风和油枪层为50%,此配风为调试移交下来的方式。
3.6各煤层的分配
  运行中煤的分配:A~F层均为45 t/h左右。各煤层负荷基本相同。
3.7锅炉参数
  锅炉的主蒸汽、再热蒸汽压力温度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再热器事故喷水用量较大,检查时,A侧为29 t/h,B侧为42 t/h。运行人员反映该喷水量在进行吹灰后,喷水量大幅度减小,但在4~5 h后又大幅度提升。锅炉给水温度保持在279 ℃左右,比额定工况的设定值高出8 ℃。
  磨煤机出口温度保持在69 ℃以下(从防止神华煤的爆燃角度考虑),比设计值低8 ℃;热一次风热二次风温基本上符合设计要求。而锅炉的排烟温度A侧外侧的均值为134 ℃,内侧为157 ℃;B侧外侧为132 ℃, 内侧为155 ℃,内侧温度大大高于132 ℃的设计值。查同期的空气预热器入口温度,A侧外侧397 ℃,内侧为424 ℃;B侧外侧为387 ℃、内侧为401℃。因此,可以看出,锅炉尾部出口排烟温度偏高,同空气预热器内侧入口烟温严重偏高有关(设计值为370 ℃),估计同炉膛上部结焦较大、炉内积灰沾污严重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受热面吸热计算偏差较大、吸热面积设计不足等综合原因造成,而空气预热器内外侧温差则与空气预热器转向导致的蓄热变化有关。
3.8燃煤情况的检查
  从2003年12月21~24日入炉煤质的检验报告可看出,煤质各项成分基本与设计煤种接近,但煤的灰分和结渣性尚无检验报告。
3.9炉温测量
  2003年12月24日9~10时(机组带600 MW负荷稳燃时段),用型号为CYCLPS152的红外线高温光学测量仪在46 m和52 m平台的看火孔测量炉内温度,测量数据见图1、图2。该炉在带600 MW负荷时温度分布基本正常,但分隔屏(52 m层)处的炉温平均值达到1 147 ℃,虽未达到设计煤种的软化温度和实测软化温度,但瞬时值的炉温可超过煤种的软化温度,且炉后左侧屏式过热器下弯头(靠折焰角处)温度为1 087 ℃,此温度偏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炉内温度分布均匀,屏式过热器温度的平均值也低于煤灰的熔化温度,但瞬间最高值还是能高于灰的熔化温度,所以屏式过热器容易出现结焦现象。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1号锅炉投产初期燃烧情况的检查,可以认为锅炉运行的状态总体是正常的,达到了大部分预想的设计改进要求,但是,存在锅炉结焦严重和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利用。虽然通过频繁吹灰能有效控制锅炉结焦的发展并调节烟温,可对锅炉长期的运行是不利的。锅炉的主汽温、再热汽温的控制、锅炉的配风还需进一步处理。因此,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要消除结焦,降低炉膛出口温度,并通过优化燃烧调整试验,使锅炉性能更理想。考虑到燃用煤种的特性,具有高发热量、高挥发分,煤种易自燃、易结渣特点,应继续做好煤质分析、灰渣成分分析、飞灰分析、炉内温度场测试分析、配风分析、锅炉吹灰变化的分析等工作,为将来有可能进行的煤种配烧试验做好准备。根据目前机组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a) 主蒸汽温度偏低、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度偏高,这可能与炉膛上部结焦、受热面吸热不足和后烟井堵灰等因素有关,使再热器事故减温水经常大量投入。为此,应及时进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确定最佳的燃烧方式,尽量使炉膛出口温度降低到1 032 ℃以下,具体办法是首先控制结焦,然后找出造成排烟温度高的其它主要因素。
  b) 调整制粉系统,及时对运行磨的煤粉细度及配风进行测量分析,检查煤粉颗粒细度是否满足要求。该型磨一般按煤粉细度R75的值来考核其性能,从提高燃烧性能的角度考虑,应按煤粉细度R200的值来考核,尽量提高煤粉的细度,保证磨煤机出口一次风的煤粉浓度均匀。
  c) 确定锅炉运行的最佳氧量。适当提高氧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焦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磨煤机出口一次风温3~5 ℃。
  d) 坚持吹灰,保持受热面清洁,以调节出口烟温,但全面吹灰的次数应尽量减少,应通过试验找出不同部位吹灰对烟温的影响。炉膛上部分隔屏及后屏未布置有吹灰器,可以考虑在机组检修中增加,将是一个有利的调节手段。目前3号、4号、9号、10号长吹灰器最靠近分隔屏,必要时,可增加这4条吹灰器进行吹灰工作。
  e) 可考虑将未投煤层的起转风关小,顶层磨尽量不投入,将上两层燃烧器负荷降低些,下三层增加负荷,形成正宝塔方式,使燃烧中心降低,以减轻分隔屏处的结焦和降低排烟温度。
  f) 应对空气预热器烟温测点、磨煤机风量测点等仪表及显示值进行定期校核,确保测量的精度。需把在就地显示的工质温度点引入DCS,如后屏出口工质点、低温过热器出口测点,校对各级受热面的工质温度和烟气温度,确认是哪一级受热面的问题。  g) 控制入炉煤的煤质(即使是同一煤种也有差异),尽量选择软化温度大于1 200 ℃的煤。
  h) 对于新投产的机组,运行调节经验尚未完全成熟,应积极做好1、2号机组工况的对比分析工作,研究其变化规律,为新投产机组服务。

来源:1.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 广东 台山 529228;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