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超超临界机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

超超临界机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沈邱农   2009/3/20 16:50:30   

超超临界机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
沈邱农 严宏强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一、引言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是世界上成熟先进的发电技术,目前主蒸汽/再热汽温度为600℃的超超临界机组供电效率可达44~45%,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广泛应用并得到了显著的节能和减少污染的效果,并且正进一步向更高参数方向发展。
我国虽然是拥有多种资源的国家,但以煤为一次能源的火力发电仍是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要实现节能降耗,减轻环境污染,势必大规模采用高效、清洁的大型超超临界机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保压力。从2003年起,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与国外制造商合作,引进大容量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哈尔滨、上海和东方三大动力集团分别从三菱、西门子以及日立公司等引进了超超临界技术。2006年,采用引进技术生产的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分别在玉环电厂、邹县电厂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电力设备的制造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承接和投标的6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达到76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达到94台。
预计在国家节能降耗减排政策的导向下,今后我国电源建设将逐步过渡到以清洁高效的大型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主。根据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新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3.4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总容量为9.1亿千瓦。以2005年3.8亿千瓦煤电装机量为基准,到2020年煤电装机新增容量为5.3亿千瓦。如果按保守的估计,新增煤电装机容量的60%采用超超临界机组,未来十几年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市场需求量将不少于3.2亿千瓦。
虽然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国内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瓶颈仍然明显,主要表现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尚未掌握,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目前超超临界机组的国产化率大致为60%。
1) 超超临界机组用高温高强度材料国产化研制和应用性能研究工作薄弱。600℃等级新型耐热钢尚未实现国产化,超超临界机组的大型铸锻件和关键原材料的目前还依赖进口,对新型耐高温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和应用性能还不完全掌握。价格居高不下和货源紧缺制约超超临界机组发展。
2) 目前超超临界机组仍须由国外厂商进行性能设计,国内制造企业按图生产。尚未掌握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的传热和水动力特性、过热器和再热器热偏差特性、超厚壁大口径受压元件及刚性梁结构设计关键核心技术。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气动设计、冷却技术、强度与振动研究、末级长叶片设计和热力系统优化等设计核心技术未开展相应的自主研究。
3) 超超临界机组的辅机及配套阀门的国产化方面还有较大缺口,高参数阀门目前大部分需要向国外采购,给水泵及其驱动汽轮机、给水加热器和大型凝汽器等关键辅机还没有完全形成自主设计能力。
4)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体系尚不完善,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引进的超超临界技术来源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技术流派。对关系到行业技术发展的共性技术尚未有效地组织起开发体系,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在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温高强度材料研发、超超临界锅炉和汽轮机关键共性技术未能组织起有效的试验研究。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实现超超临界机组设备设计制造的自主化,要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强国内自主创新的力度,重点解决高端材料、关键部件和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问题,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超临界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具备产品自主优化和自主升级能力,积极应对未来发电设备市场激烈的国际竞争。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动力工程学会近年来对超超临界机组自主创新问题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系列标准的研究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系列标准的研究是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从2006年起承担的一项课题研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与经济的研究和分析,提出适合国情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系列的国家标准,以规范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参数,实现标准化设计和制造。
燃煤火电机组的热力循环是按朗肯循环进行的,蒸汽参数是决定机组的热经济性的重要参数。提高蒸汽的初参数(蒸汽压力和温度),采用再热系统和增加再热次数都能提高循环的热效率。水的物性有超临界和亚临界之分,压力大于临界点Pc状态范围称为超临界区,压力小于Pc的范围称为亚临界区。常规亚临界循环的典型参数为16.7MPa/538/538℃,发电效率约为38%-39%。超临界循环典型的参数为24.1MPa/538/566℃,对应的发电效率约为41%-42%。超超临界(Ultra Supercritical)参数实际上是在典型的超临界参数基础上向更高压力和温度提高的过程。通常认为超超临界是指压力达到25 MPa -35 MPa,温度达到593℃-650℃或者更高的参数,并具有一次再热或二次再热的热力循环,目前达到的发电效率为44%-45%。
目前,国际上对超超临界参数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通常认为温度566℃事实上一直是超临界参数的准则,新汽温度或再热汽温度高于这一数值时必须使用高一等级的材料,将被划为超超临界参数范畴。对于超超临界参数的定义,我国技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专家认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的划分缺乏科学依据。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系列标准研究课题建议将超超临界参数定义为:在典型超临界参数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蒸汽参数时所作的商业的或人为的区分,在超临界压力状态下,新蒸汽或再热蒸汽温度超过566℃即为超超临界参数。
蒸汽参数对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归纳如下:
1)温度
对于一定容量的机组,当蒸汽初压不变提高蒸汽初温,循环效率将会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新蒸汽温度或再热蒸汽温度每提高10℃,机组的热耗就可下降0.25%-0.3%。同时,由于初蒸汽比容增大和低压缸排汽湿度减小,汽轮机的内效率也可提高,对提高电站热经济性有利。蒸汽初温提高主要受材料的许用温度限制,当初温提高到一定程度,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汽轮机的高中压进汽部分的材料将采用热强度高的奥氏体合金钢。为了使超超临界机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开发热强性高、工艺性好,价格低廉的高温材料是最关键的问题。
2)压力
当蒸汽初温不变仅提高初压时,一定范围内可提高机组热效率,但单独提高初压过大,机组热效率反而会降低,其原因主要是初压提高时蒸汽比容减小,将使汽轮机超高压通流部分叶片高度减小,甚至需要采用部分进汽,这样将使叶片级的二次流损失和轴封漏汽损失都增大,将抵销一部分提高压力参数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低压缸的排汽湿度将随初压的提高而增加,加大湿气损失,使汽轮机的热效率下降,另外还将增加末级叶片水蚀程度。在初温一定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最佳初压,超过最佳初压后,机组的热耗率将趋于上升。根据分析,在相同的温度下,将主蒸汽压力从24.1MPa提高到31MPa,超超临界机组热效率能够改善1~1.5%。
3)再热
为了提高大容量机组的经济性,通常采用中间再热的办法提高热力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降低热耗。采用中间再热,还可以减小低压末级的排汽湿度,提高汽轮机效率和延长末级叶片寿命。目前世界上投运的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均采用中间再热,通常再热温度与蒸汽初温选在同一水平,在中压缸进汽压力较低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排汽湿度,也有将再热温度提高到高于初温水平的情况。采用二次再热循环能比一次再热更能提高机组的热力性能,但同时必须评估由于锅炉受热面、蒸汽管道的增加以及汽轮机的设备复杂性和材料价格而引起的电厂造价的增加,热效率提高获得的收益将有相当长时间用于抵冲增加的造价。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分别从日本三菱、东芝和德国西门子引进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根据引进技术和超超临界机组生产和运行的实际情况,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系列标准研究课题提出如下建议:
1) 600MW超临界汽轮机额定参数: 600MW、24.2MPa/566℃/566℃;
2) 1000MW超临界汽轮机额定参数: 1000MW、24.2MPa/566℃/566℃;
3) 6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额定参数: 600MW、25MPa/600℃/600℃;
600MW、26.25MPa/600℃/600℃;
4)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额定参数:1000MW、25MPa/600℃/600℃;
1000MW、26.25MPa/600℃/600℃。
用户可以按标准参数采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也可以根据需要,经过与制造企业协议,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参数。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将是我国今后发展的先进适用的主力机组,在以后的十年内,宜将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参数将稳定在600℃/600℃,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超超临界使用的600℃合金钢材料和大型锻件国产化。在此基础上,开发更高使用温度的合金钢材料,继续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参数和热效率。
三、我国发展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最佳容量选择的研究
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按容量通常可分为600MW等级和1000MW等级,2007年底国内制造厂承接和投标的6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76套,10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94套。目前已有近10台600MW、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投入运行。但目前玉环电厂的两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经常运行在500MW-600MW,其经济性与600MW亚临界机组相当,邹县电厂1000MW机组也因电能输送问题不能充分发挥效能。新建电厂如何选择机组容量以发挥最佳效能,政府部门依据什么原则审批成为当前面临的新问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近期对我国发展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最佳容量的选择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课题分析了国内外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现状,对不同容量的产出率机组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还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经济运行负荷、机组容量选择对电网安全稳定性运行的影响以及不同容量机组的投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主要的分析意见如下:

关于超超临界机组容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把容量选得大些,其理由一是因为超高压部分蒸汽容积流量很小,如果机组容量选得不足够大,通流部分叶片高度过小,将引起气动损失增大,使提高参数带来的热经济性不明显,因此,300MW级机组不推荐发展超临界参数;二是单机容量增大,降低了按千瓦分摊的设备费用、土建费用以及其它辅助设施费用,能使电厂的比投资明显降低。但是单机容量的增加主要受到全转速末级叶片长度的限制,对于转速为3000转/分、低压缸为4排汽的机组,由于受材料强度的限制,钢制长叶片最大长度只能做到1220mm。这种长度叶片的通流能力决定机组最大容量为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容量选择因根据目前国内汽轮机行业的设计制造能力水平合理选取。
从国外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现状分析,发达国家建设1000MW等级的大容量机组数量不多,且基本上是带基本负荷运行。特别注重机组的安全和可靠性,在参数选择上留有余地,即便降低热效率等经济指标,也要确保运行的安全可靠。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必须与耐热合金钢材料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由于超超临界机组用耐热合金钢主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我国电力市场对超超临界机组旺盛需求推动了国际市场耐热合金钢材料的价格上涨,SUPER304或HR3C价格已经上涨到30万元人民币以上,超超临界汽轮机12%Cr高、中压转子锻件目前还全部从国外进口,价格和交货期都受到制约,增大机组容量以降低机组造价的优势消失,甚至推高机组价格。在我国材料还不能基本自给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大量建设1000MW级及以上机组。
机组的容量选择还受到机组在电网中运行方式的制约。当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运行负荷低至60%额定负荷时,机组热耗率将高于600MW超临界机组额定工况热耗率;当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运行负荷低至40%额定负荷时,机组热耗率将高于亚临界300MW、600MW机组额定工况热耗率。而我国已投运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经常在50%-60%负荷下运行,将失去选择超超临界次数的意义,为充分发挥超超临界机组高效率的优势,最好让其在负荷中心带基本负荷运行,不应使其作调峰运行。为保证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的优势,建议电网按竞争上网的调度规则尽量保证超超临界机组在较高负荷下运行,负荷要不小于70%额定负荷。
机组容量的选择与电网稳定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机组容量越大,跳闸时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冲击越大;全厂出力越大,对接入地区电网送出能力的要求越高。在我国已投运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中,甚至出现了有的机组电负荷送不出去的现象。因此,在电网末端及电负荷送出受阻的地区,不宜采用大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
综上所述,我国应制定稳定的能源装备政策,超超临界机组的最大额定容量不应超出1000MW。
四、超超临界材料的应用性能研究和国产化进程
超超临界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是高温高强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在国家“十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成套设备研制”中承担了“超临界机组材料和铸锻件国产化”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了国产P91钢管工艺性能试验研究、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用材料研究、超临界汽轮机铸锻件的研究、超临界汽轮机高温部件材料研究。着重研究超临界机组铸锻件和各种高温部件所用的各类9-12%Cr钢,研究其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使材料各种应用性能均达国际标准的要求、填补国内空白,并为设计和运行监督提供可靠依据。以实现600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12%Cr钢转子锻件、汽缸铸件、高温叶片和螺栓以及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用的各类12%Cr钢国产化、批量化,应用性能达到国际标准要求。课题于2005年底完成全部研究工作并通过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验收。
2005年上海市科委鉴于超超临界机组所需的关键材料依赖进口,价格不断上涨,成为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瓶颈的情况,着眼于中长期发展,对 “电站装备用特种材料研究与开发”重大攻关项目进行了立项。研究内容包括超临界汽轮机9~12Cr%钢大型铸锻件研制开发、超临界锅炉用TP347H奥氏体不锈钢管研制、发电设备叶片和螺栓用高温高强度材料研制以及汽轮发电机高强度穿心螺杆研制。项目以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为牵头单位,联合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主要单位开展了历时三年的项目研究工作。
项目研究主要取得了下面的技术成果:

  1. 掌握了1Cr10Mo1W1NiVNbN钢高压转子锻件的电渣重熔、锻造、锻后热处理和性能热处理等成套制造工艺;1Cr10Mo1W1NiVNbN钢转子轴颈堆焊工艺。
  2. 掌握了ZG12Cr10W1Mo1MnNiVNbN钢汽缸电炉加钢包精炼、铸造成型、热割冒口和热处理、缺陷补焊等成套制造工艺。
  3. 掌握了TP347H奥氏体不锈钢EAF+AOD+(LF)冶炼、轧制或锻造制坯、制管和热处理等成套制造工艺。
  4. 掌握了1Cr10NiMoW2VNbN钢真空感应加电渣重熔、锻造、轧制和热处理等棒材成套制造工艺,1Cr10NiMoW2VNbN钢叶片和螺栓加工和性能热处理工艺。
  5. 掌握了1Cr18Mn12Ni2N钢吹氮净化,确保低含氧量的超纯净中频感应冶炼、确保穿心螺杆高强度、低导磁率的锻造、热轧、热处理及冷变形和保证直线度、表面粗糙度的机械加工等成套制造工艺。
  6. 试验得到了超超临界机组高中压转子用1Cr10Mo1W1NiVNbN钢、高中压汽缸用ZG12Cr10W1Mo1MnNiVNbN铸钢、叶片和螺栓用1Cr10NiMoW2VNbN钢、锅炉用TP347H不锈钢管四种材料的物理性能、室温和高温短时力学性能、高温长时力学性能数据;汽轮发电机穿心螺杆用1Cr18Mn12Ni2N钢的物理性能和室温力学性能数据。

    目前TP347H钢、穿心螺杆已实现产业化,叶片和螺栓用1Cr10NiMoW2VNbN钢实现批量生产。超超临界汽轮机9~12%Cr钢高中压转子锻件和高中压缸体铸件基本具备产业化条件,已供中压缸体产品一套,在制缸体2套,在制产品转子2根,一旦实现产业化,其产值将数以亿计,特别是可解超超临界汽轮机制造的燃眉之急。
    本项目的完成及其成果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超超临界机组关键材料的自主化,推动超超临界机组的完全自主设计与制造,对全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五、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发展趋势与竞争技术
    2007年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对我国能源领域重大装备制造业科枝创新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对我国能源领域重大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差距、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能源重大装备的需求、能源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关系及能源领域重大装备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对其成本的影响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对2030年我国能源领域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展望。
    研究工作认为大规模采用超超临界机组有利于降低能耗和减少CO2排放,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超超临界火电技术的中长期发展计划,积极开发34.3MPa/650℃以及40MPa/700℃新钢种系列,使超超临界机组朝着更高参数的技术方向发展。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欧盟在1998年启动700℃级先进蒸汽参数的超超临界技术开发项目“AD700计划”,预计到2015年完成。其战略目标是采用700℃/720℃蒸汽参数的超超临界机组更换538℃/566℃蒸汽参数的老机组,将热效率提高到52%以上,使欧盟成员国的火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减排CO2约30%,满足《京都议定书》的要求。
    2002起开始美国能源部启动了用于燃煤电厂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温高强度合金材料研究项目(VISION 21计划的一部分)。主要研究用于燃煤电厂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温高强度合金材料,以增强美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该项目主要研究确定材料对燃煤电厂运行温度和效率的影响,定义并实现能使锅炉运行于760℃的合金材料的生产、加工和涂层工艺,参与ASME的认证过程并积累数据为成为ASME规范批准的合金材料做好基础工作,确定影响运行温度为871℃的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和运行的因素,合金材料生产商、设备制造商和电力公司联合确定成本目标并提高合金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商业化程度。
    课题研究认为到2020年,我国将面临世界上700℃参数超超临界机组商业投运的局面,超超临界技术将向更高参数水平发展。不排除我国超超临界机组跳过650℃参数水平,直接向700℃参数水平跨越的可能。700℃参数等级的高效超超临界机组主汽压力为37-40MPa,蒸汽温度为700℃/720℃,预计机组发电效率为52%(内陆)。
    目前国际上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除超超临界技术外,还有一种技术路线是利用煤化工中已经成熟的煤气化技术,集成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术实现高效清洁发电,其代表技术为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GCC),同时因有可能进行CO2的捕捉、实现近零排放更加引人注目,被列为绿色发电,成为超超临界机组的竞争技术。目前IGCC因系统相对复杂、投资偏高以及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大规模进入我国电力工业还需要有待成熟和完善。
    超超临界机组与IGCC的比较:


    超超临界机组

    现有

    将来

    主蒸汽压力MPa

    25.0

    40.0

    主蒸汽温度℃

    600

    700

    再热蒸汽温度℃

    600

    720

    全厂净出力MW

    600

    /

    净效率%

    44.5

    52(内陆)
    55(深海水冷却)

    IGCC

    第二代

    第三代

    燃气轮机透平初温℃

    1288(F级)

    1427(H级)

    燃气轮机出力MW

    192.1

    297.5

    全厂净出力MW

    260.4

    423.6

    净效率(HHV)%

    43.9

    52.2


    国外发表的资料表明,配置CO2捕获器会造成IGCC电站出力和效率损失。增加CO2捕获器,厂用电会增加到电厂毛出力的25%,而电厂毛出力因过程损耗(绝热水变换反应和CO2收集)而减少10%,这些过程还减少了合成气的热值。同时需要额外功耗用来压缩二氧化碳,这使得总的净效率相对减少了约19%,如氧气气化IGCC电厂降为31.5%。当然CO2捕获器对燃煤电厂的影响更大,例如没有捕获器时,超临界煤粉锅炉电厂的设计效率为40%;有二氧化碳捕获器时,相同的燃煤电厂的净效率下降到27%。
    电站成本比较 煤基IGCC和煤粉电站成本(2006年1月美元)经济性研究,也对作为基准参考的F-技术天然气联合循环电站进行评估。所有电站成本评估都包括应急费和工程费。

    电站净效率比较 煤基IGCC(三种气化炉设计的平均),亚临界和超临界煤粉电站和F-技术天然气联合循环电站的研究评估。有CO2捕获器(绿)无CO2捕获器(蓝)

    发电成本比较 对有CO2捕获器或无CO2捕获器发电成本的评估以2006年1月美元,85%容量因数,13.8%年资金支出因数和$1. 41/MMkJ煤价计算。

    根据技术经济分析,国外预估对煤基IGCC应用场合的前提是:煤价很便宜或是要求联产热、电、气多种产品时,才能选用E型燃气轮机组成的IGCC,因为其发电成本高于PC+FGD;环保要求高、要求增容改造或联产多种产品的场合可选用F型燃气轮机组成的IGCC,其发电成本已接近于PC+FGD;由H型机组组成的IGCC可以来单纯发电或联产多种产品,也可以增容改造现有电站,在烧煤时其发电成本要比PC+FGD者低5%~7%,是PC+FGD电厂的主要竞争者。
    六、超超临界机组技术自主创新平台的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强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突破核心技术装备制约,提高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发出《关于船舶等领域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计划在重大装备有关领域建设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一批建设重点中包括大型清洁火电设备领域的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在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的主持下,申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关于开展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的通知”、批准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联合有关单位共同筹建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设地为上海市,建设期三年。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电力工业高效安全生产的需要,开展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工程化和产业化;进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空冷机组和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清洁高效煤电设备的自主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建立超超临界机组关键材料、超超临界和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超超临界和大型空冷汽轮机的共性技术研究、验证设施;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高水平的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缓解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关键技术和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加速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超超临界共性技术领域将重点研究:
    1)超超临界锅炉及减排技术。通过对锅炉参数、管圈型式分析及水动力传热特性研究,提出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建立通用燃烧器试验台,研究不同煤种条件下燃烧器与炉膛结构、制粉及管道系统耦合性能,研制出高燃烧效率、低NOx排放的燃烧器。
    2)超超临界汽轮机及新技术开发。通过对高温高压部件结构特性、汽流激振、轴系稳定性、高温部件冷却技术研究,通流部分和末级长叶片设计优化,解决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设计自主化水平。开展先进叶型开发及通流部分优化技术,弹簧基础特性研究与设计技术,700℃等级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预研究等。 3) 高温材料。解决锅炉材料的高温腐蚀问题,大型铸锻件生产的关键问题,掌握高温材料的长时性能,为超临界、超超临界汽轮机、锅炉合理安全使用材料以及材料国产化提供支撑。
    4) 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研究机、炉参数匹配、辅机选型,以及热力系统优化,提高煤电成套设备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达到节能、节水、降耗、减排。
    5)标准与规范。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系列、设计规范、制造与验收标准的研究与制订等。
    根据初步规划,国家工程中心在超超临界机组技术领域将建立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关键材料应用性能试验研究基地,大型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传热特性试验和强度试验研究基地,超超临界汽轮机试验研究基地,发电设备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大型清洁火电设备检测中心。
    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建设成为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共性技术自主创新平台,以提高发电设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承担国家重大装备技术开发及工程化研究任务,取得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成为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技术领域的领跑者;按照设定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目标,进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建设科研成果工程化的试验验证环境,成为行业共性技术的提供者;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将技术成果按市场机制向企业转移,搭建科研与产业之间的桥梁,成为科研成果产业化和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者;创造良好的科研和学术环境,集聚优秀人才,成为清洁高效煤电设备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者。
    七、结束语
    中国未来的电力市场将以高效率低污染的先进发电技术为主流,为了迎接未来市场的竞争,发电设备制造业应尽快建立发电设备新技术开发体系。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实现超超临界机组设备设计制造的自主化,要充分利用国际上已有先进成熟技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强国内自主创新的力度,重点解决高端材料、关键部件和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问题,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超临界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具备产品自主优化和自主升级能力,积极应对未来发电设备市场激烈的国际竞争。

来源: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