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佚名   2008/5/4 16:06:08   

 关键词:  规程 电站 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179-96的通知水科技[1996]420号
根据部1993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由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主持,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主编制订的例。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I79-96本标准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在实行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六年九月十日

1总则1.0.1为了统一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标准,提高编制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装机容量50——10MW,出线电压不超过110kV的新建小(1)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0MW以下的小(2)型水电站可参照本规程作适当简化。改建、扩建、加固工程可参照本规程有关章节。大中型综合利用工程所属的小型水电站部分可参照本规程,其余部分应遵照有关规定。1.0.3实施本规程应遵循下述基本要求:(1)遵照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2)进行必要的调查、勘察、试验、研究,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3)设计应充分体现小型水电站的特点,因地制宜,安全可靠,节约投资,注重经济和社会总体效益。(4)采用科技新成果,力求技术先进。(5)内容完整,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分析论证及明确的结论。1.0.4本规程所规定的初步设计报告是在河流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的,其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任务、工程规模、等级。(2)确定水文参数,提出分析计算成果。(3)调查区域地质,查明库区及主要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4)选定坝址、坝型、厂址,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型式和布置,提出主要工程量。(5)确定装机容量、帆组机型、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主要机电设备及闸门、启闭机的型式和布置。(6)提出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材料、劳动力、供水供电的需要量及来源。(7)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实物指标,提出水库淹没处理、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8)提出消防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设计。(9)编制概算,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评价。1.0.5初步设计报告应根据需要,将下列文件列为附件:(1)河流规划报告审批文件、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及有关的会议纪要。(2)工程综合利用的协议书及有关资料。(3)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处理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及有关协议。(4)环境影响报告及有关部门审批意见。(5)试验和科研报告。(6.)其他专题报告。1.0.6报告按下列要求编辑和表述:(1)总体编排顺序:目录、附件目录、附图目录、正文、附件。正文以本规程第2章综合说明列为第l章,以下各章依次排列。(2)各章的附图集中另编一册,其中综合说明的附图应另制小图附在综合说明前。(3)工程特性表附在综合说明后,其他附表分别附在各章的适当位置。(4)报告的文字表述应准确简明、逻辑严谨、通俗易懂。图纸应完整清晰。1.0.7实施本规程要相应执行已颁布的SL77—94《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6—94《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l6—92《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等专业规程。1.0.8本规程引用下列标准的有效版本,编制报告应遵照执行:GB3lO0∽3102—86《量和单位》。SLOl一92《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26—92《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2综合说明2.1概述2.1.1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务和河流规划的结论及审批意见。2.1.2简述勘测设计过程。2.2自然条件2.2.1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流域位置、水系、气象、水文、泥沙、水质的资料情况、主要特征值及分析成果。2.2.2简述区域地质、水库及主要建筑物的地质概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结论性意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天然及人工建筑材料调查试验成果。2.3工程任务和规模2.3.1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及本工程的任务。2.3.2简述工程规模、水利水能计算结果、主要特征值。2.3.3简述工程综合利用效益、技术经济指标。2.4工程布置及建筑物2.4.1说明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2.4.2简述坝址、坝轴线、坝型、厂址及总体布置方案的比较和选定。2.4.3简述推荐方案主要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及主要尺寸、运行方式及基础处理措施等。2.5机电及金属结构2.5.1简述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方案。2.5.2简述机组及其他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金属结构选型和布置。2.6消防简述工程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2.7施工2.7.1简述施工条件、对外交通及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及供应渠道。2.7.2简述导流方案及导流标准。2.7.3简述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强度。2.7.4简述施工总布置规划概况及施工占地数量。2.7.5简述主体工程总量、施工工期及所需的劳力和三材用量。2.8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2.8.1简述水库淹没标准、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移民安置规划及补偿费用。2.8.2简述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处理措施及补偿费用。2.9环境保护2.9.1简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2.9.2简述环境保护措施及所需费用。2.10工程管理2.10.1简述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管理范围、主要管理设施。2.10.2简述工程调度运行方式。2.11概算2.11.1简述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2.11.2简述工程总投资、静态总投资。2.12经济评价简述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及结论。2.13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综述工程建设的结论及今后工作的意见。2.14附图附表2.14.1附图如下:(1)工程地理位置图。(2)工程总体布置图。2.14.2附表如下:(1)工程量汇总表。(2)总概算表、分年度投资表。(3)工程特性表(见附录A)。3水文3.1流域概况3.1.1简述工程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河道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情况。3.1.2简述流域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情况、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3.2水文基本资料3.2.1说明流域内及借用流域水文站网分布、各测站观测项目和年限、主要水文站的控制特性、高程系统和测验基本方法、资料整编情况。3.2.2简述水文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复核变动情况,并对基本资料质量做出评价。3.3径流3.3.1对设计依据站的实测径流进行还原计算和插补延长,分析论证径流系列的代表性。3.3.2进行设计依据站的径流计算,说明资料短缺地区径流计算方法,提出工程场址的径流参数和径流成果,选择径流调节代表段和代表年,分析枯水径流特征,分析论证径流计算成果的合理性。3.4洪水3.4.1分析造成洪水的暴雨特性、洪水成因、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3.4.2说明历史洪水调查和复查情况,历史洪水的洪峰、洪量估算方法及采用成果。分析确定历史洪水及实测特大洪水的重现期。3.4.3对实测洪水进行洪水资料的还原、插补延长,并结合历史洪水进行频率计算,分析成果的合理性,提出设计洪水成果。3.4.4对资料短缺地区推算设计洪水可采用暴雨推算或洪水统计参数地区综合推算等方法,并应相互印证;分析最终所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3.4.5说明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方法及成果。3.4.6说明施工洪水时段的划分、洪水系列统计原则,提出各时段洪峰、洪量频率计算成果,并分析论证其合理性。为水库调度运用计算的分期洪水,需说明划分前、后汛期的根据。3.5泥沙3.5.1说明流域泥沙概况,提出悬移质、推移质特征值。对多沙河流提出泥沙颗粒级配成果和输沙量、含沙量的年、月成果及年输沙量频率曲线成果。3.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6.1说明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基本资料情况和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绘制方法,提出采用的成果。3.7其他3.7.1说明工程所在河段的冰情特性,分析工程河段发生冰坝、冰塞等情况的可能性,并估算对工程的影响。3.7.2说明潮汐对本工程的影响。3.8附图附表3.8.1附图如下:(1)流域水系图。(2)径流、暴雨、洪水及泥沙插补延长的主要相关关系图。(3)年(汛期、枯水期)径流频率曲线图。(4)洪峰和各时段洪量频率曲线固。(5)典型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7)悬移质、推移质颗粒级配曲线图。(8)年输沙量频率曲线图。3.8.2附表如下:(1)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2)代表年逐日径流成果表。(3)洪峰、洪量系列表。(4)典型洪水、设计洪水及潮水位过程线表。(5)年、月输沙量系列表。(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7)其他有关附表。4工程地质4.1概况4.1.1简述前阶段勘察工作的过程、结论和存在问题。4.1.2说明本阶段的勘察任务、工作简况、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4.2区域地质4.2.1简述区域的地形地貌、所处的地貌单元、物理地质现象;地层岩性、厚度、分布及接触关系;可溶岩地区喀斯特发育规律;所处地质构造单元、主要构造性质、产状、规模及相互关系;区域水文地质条件。4.2.2按1:4000000《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4.2.3地质构造特别复杂、地震基本烈度大于Vn度和现代地震活动特别频繁的地区,应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4.3水库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4.3.1简述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4.3.2说明库区的地貌特征、水库周边地形条件;强透水性或可溶性地层分布位置、厚度、补排关系和封闭条件;通往库外的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的位置、宽度和透水性。评价水库蓄水后可能发生渗漏的位置、渗漏量,提出防治处理意见。4.3.3说明水库周边、大坝下游及邻谷可能浸没的程度,预测水库蓄水后浸没范围及防治处理意见。4.3.4说明库岸,特别是近坝库岸不稳定岩、土体位置,范围及特征。预测水库蓄水后库岸失稳的可能性,提出防治处理意见。4.3.5说明库周植被、水土流失状况。预测水库蓄水后,固体径流来源及变化情况,提出处理意见。4.4挡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4.4.1说明各比较坝(闻)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形、岩性、构造、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等,对初拟的坝(闸)址及建筑物比较方案进行地质比选,提出坝址、坝轴线、坝型、坝高的地质选择意见。4.4.2说明选定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特征、两岸坡度、沟谷发育程度、河床宽度及水深。(2)主要地层岩性、产状、厚度、风化状态、软弱夹层发育情况。(3)主要断层破碎带、特别是顺河断层、缓倾角裂隙位置、产状及特性。(4)坝(闸)基岩体结构、破碎程度、可利用基岩埋深,坝(闸)基岩体分类,评价坝基、坝肩抗滑稳定和渗漏稳定条件,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5)边坡稳定条件,提出边坡开挖坡度及处理意见。(6)地下水类型、水位、岩体透水性,提出帐幕灌浆深度或其他处理意见。4.4.3说明土基坝(闸)址的土层结构、厚度,特别注意不良土层的分布、厚度、特性。评价抗滑和渗透稳定条件、压缩和湿陷变形特性、砂土层震动液化的可能性,提出土承载力和其他物理力学参数及地基处理意见。4.4.5泄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4.5.1说明泄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4.5.2说明选定泄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及基础处理意见。(1)坝顶溢流应评价坝下游岩体抗冲性能,冲刷坑对坝脚及岸坡稳定的影响。(2)岸坡式溢洪道应说明引渠、闸基、陡坡段、消能段的工程地质条件,重点评价深挖方对边坡稳定、渗漏对地基稳定的影响及消能段抗冲刷性能。(3)哑口溢洪道应评价断层、深风化带对基础、边坡、渗漏稳定的影响。(4)泄洪洞应评价进出口边坡及洞身稳定,进行围岩分类,建议处理意见。4.6引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4.6.1说明引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4.6.2说明选定引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建筑物类型,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1)隧洞应说明进出口边坡稳定、浅埋段山岩厚度、高应力区深埋隧洞或构造特别复杂洞段的成洞条件,进行围岩分类,提出处理意见。(2)调压井、闸门井应说明覆盖层厚度、岩石风化深度,评价成井条件。(3)明渠应分段说明岩土,特别是性质不良土层分布、厚度、特性;深挖方、高填方段的工程地质问题;傍山渠道受泥石流的影响及土渠段的冻融破坏问题。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处理意见。(4)压力明管应说明镇墩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其稳定性。(5)前池应说明其边坡稳定,评价渗漏及渗透稳定。4.7厂房及开关站工程地质条件4.7.1说明厂房、开关站各比较方案的地形、覆盖层厚度、岩性、构造、基岩风化深度、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处理意见。4.7.2说明选定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建筑物类型,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1)地面厂房应说明厂房地基岩体风化深度、破碎程度、岩体分类,厂房后边坡的变形稳定条件。土基说明土层,特别是性质不良土层的结构、厚度、特性,评价土的压缩变形、湿陷性变形、抗滑稳定、冻融破坏及砂土震动液化的可能性。(2)地下厂房应说明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主要结构面及它的组合关系,确定布置型式,进行围岩分类,评价稳定条件。(3)开关升压站及附属建筑物应重点评价地基强度和边坡稳定条件。4.8施工临时建筑物及其他4.8.1说明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4.8.2说明建筑物选定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处理意见。对不同类型建筑物,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1)通航、过木建筑物应评价地基和边坡的稳定条件。(2)渡槽、倒虹吸、涵闸和桥梁应评价地基岩土强度、变形、抗滑稳定、土层冻融破坏及砂土震动液化的可能性。(3)临时围堰应评价地基稳定及渗漏条件。(4)导流洞应评价进出口边坡及洞身稳定,进行围岩分类,建议处理意见。(5)导流明渠应说明边墙基础稳定和渗漏条件。4.9天然建筑材料4.9.1简述工程需要的天然建筑材料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按勘探精度分别说明土料、砂砾石料、石料料场概况和总储量,开挖坑槽数量、试验组数。4.9.2说明土料场位置、储量,评价其质量、开采运输条件,提出料场选择意见。4.9.3说明砂砾石料场位置、储量,评价其质量、开采运输条件,提出料场选择意见。4.9.4在砂砾石料缺乏地区或利用施工开挖料作人工砂石料时,应提出人工砂石料的料源、数量及质量评价。4.9.5说明石料场位置、岩性、断裂发育程度。按条石、块石、堆石或人工轧石料分别对储量、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进行评价,提出料场选择意见。4.10结论4.10.1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和结论:(1)评价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确定地震基本烈度。(2)评价库区的渗漏、浸没、库岸稳定、固体径流来源等条件,并作出结论。(3)对坝址、坝轴线、坝型、坝高的比选作出地质结论。(4)对厂区、泄水、引水及其他建筑物方案选择和主要地质问题的处理作出结论。(5)对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作出结论及料场选择意见。4.10.2提出下阶段勘察工作的意见。4.11附图附表4.11.1附图如下:(1)区域地质图。(2)水库区工程地质图。(3)主要建筑物区工程地质图。(4)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团。(5)可溶岩地区水文地质图。(6)专门性问题工程地质图、剖面图。(7)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8)钻孔柱状图。(9)坑、槽、洞、井展视图。4.11.2附表如下:(1)岩、土、水质分析试验成果汇总表。(2)其他有关附表。5工程任务和规模5.1河流规划和工程任务5.1.1概述工程所在河流(或河段)的规划成果及审查主要结论。对有综合利用任务的工程,应说明各综合利用项目的现状和规划要求。5.1.2概述工程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现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发展工农业的前景,近远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5.1.3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现状、网络结构、电源组成、负荷特性、调峰要求、地区电网与大电网及邻近地区电网关系。5.1.4论证确定本电站供电范围、设计负荷水平年、设计保证率。5.1.5说明供电区历史用电增长和电力供需平衡状况,对用电量及负荷的逐年增长作出预测,对负荷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列表说明各设计水平年的负荷特性指标。5.1.6说明本电站在系统中的任务和作用,工程的综合利用任务和主次顺序。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5.2洪水调节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5.2.1说明本工程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上下游防洪要求。5.2.2提出洪水调节方式、洪水调度原则。5.2.3选定泄水建筑物尺寸及相应特征水位。5.3径流调节计算5.3.1说明库容曲线、水库蒸发与渗漏损失的原始依据和成果。5.3.2说明采用的水文径流系列、计算时段、代表年的选定。5.3.3说明上、下游各用水部门的用水保证率及用水量的年内分配。5.3.4说明水库的调节性能及对本电站径流调节有影响的上游梯级的有关资料。5.3.5提出径流调节计算原则和方法。5.3.6提出本电站水能指标及各部门用水的满足程度。5.4正常昔水位选择5.4.1说明规划阶段确定的梯级衔接水位,上、下游梯级的兴建情况与开发计划,本梯级兴建对上、下游已建和待建梯级可能产生的影响。5.4.2说明本工程正常蓄水位的制约条件,包括库区淹没对象沿高程分布特点,工程地质条件等,提出正常蓄水位比选范围和方案。5.4.3提出技术经济比较和结论。5.5死水位选择5.5.1说明水库淤积条件,各综合用水部门(包括灌溉、供水、航运和渔业等)以及旅游,生态环境,排沙措施等方面对水库最低运行水位的要求。5.5.2拟定死水位比较方案,计算各方案对本梯级及下游梯级能量指标的影响。5.5.3提出技术经济比较和结论。5.6装机容量选择5.6.1根据本电站在电网中的任务和作用,确定本电站的必需容量。5.6.2分析不同装机规模的发电量,投资及其对梯级电站的影响。5.6.3提出技术经济比较和结论。5.7水轮机额定水头和机组机型选择5.7.1说明本电站水头特性及额定水头的选定。5.7.2根据水库和电站运行特性,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水轮机型式及机组台数。5.8引水道尺寸和日调节容积的选择5.8.1说明引水道尺寸比较方案并选择经济尺寸。5.8.2按照本电站担负的调峰任务和梯级电站过水能力相互协调的原则,选定日调节池容积。5.9水库运行方式与多年运行特性5.9.1根据选定的参数,并考虑已建成的梯级情况、同一电网的水库联合作用以及综合利用要求,提出水库调度运行方式。5.9.2根据水库运行方式,提出多年运行特性。5.10水库泥沙冲淤分析5.10.1概述泥沙基础资料情况,进行泥沙特性分析,提出泥沙计算的原则和方法。5.10.2提出泥沙冲淤计算成果。5.10.3提出引水建筑物防沙运行方式和防沙排沙措施。5.10.4泥沙问题严重的水库应进行泥沙模型试验并提出泥沙观测规划。5.11回水计算5.11.1说明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条件和方法。5.11.2根据库区淹没影响对象的洪水标准进行回水计算,绘制回水曲线与同频率天然水面线对比,确定回水尖灭点,对泥沙淤积影响较明显的工程,还应提出不同淤积年限的库区沿程泥沙淤积分布及对回水影响分析。5.12附图附表5.12.1附图如下:(1)河流梯级规划布置平、剖面图。(2)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3)各设计水平年最大日、年电力负荷曲线图、年电力和电量平衡图。(4)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图(淤积前、后)。(5)水库水位与泄水建筑物泄水能力关系曲线图。(6)水库调洪图(包括水库水位、进出库流量过程线)。(7)水库淤积纵、横断面及回水曲线图。(8)调节流量、水库水位与水头保证率曲线图。(9)发电出力保证率曲线图。(10)代表年、日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图。(11)水库运行特征图(包括供水、发电出力、水位、来水流量过程线)。5.12.2附表按需要附列。6工程布置及建筑物6.1设计依据6.1.1说明工程等别和主要建筑物级别以及相应的洪水标准。6.1.2说明主要建筑物特征水位及流量、水文气象数据、地震烈度、地基特性、建筑材料特性及设计参数、规定的安全系数、允许的应力、沉降量、变形量及其依据。6.2工程选址6.2.1简述工程场址(如坝址、闸址、厂址等)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施工及运行条件、工程量、投资及效益等。6.2.2综合比较论证选定工程场址。6.3坝(闸)型、坝(闸)线及工程总体布置6.3.1根据选定的坝(闸)址,拟定各比较坝(闸)型及相应的坝(闸)轴线,分析地形、地质、泄洪消能、施工及运行条件、工程量、工期及投资等。比较论证选定坝(闸)型、坝(闸)轴线。6.3.2根据选定的坝(闸)型、坝(闸)线,拟定各比较方案的工程总体布置,说明各相应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型式、控制高程、主要尺寸以及各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方式等,进行综合比较选定工程总体布置。6.4挡水建筑物6.4.1说明挡水建筑物的工程布置、结构型式、坝顶高程、断面尺寸、坝(闸)顶布置、坝内廊道、坝体分段、材料分区、坝体防渗、排水、坝面护坡等结构布置和主要尺寸。6.4.2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地质条件,提出坝(闸)基和坝肩的开挖深度及防渗、排水、加固等处理措施。6.4.3说明挡水建筑物的稳定、应力、变形、渗透、渗流稳定等的计算条件、荷载及其组合、计算方法和成果。对混凝土坝应提出温度控制和温度应力的设计和要求。6.5泄水建筑物6.5.1说明泄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水力条件、施工、运行、工程量及投资等,综合论证选定泄水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方案。6.5.2说明选定的泄水建筑物布置方案和主要尺寸,包括进水渠、进水口、堰顶高程、过流断面、消能方式、上下游防护工程等结构及尺寸。提出开挖、衬护及防冲刷、排水、防冻、排冰、排沙、基础处理等工程措施。6.5.3说明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水力坡降线、消能、上下游水力衔接、泄水排沙、下游冲淤等水力条件;说明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必要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说明泄水建筑物的稳定、应力、变形等结构计算成果。6.6引水建筑物6.6.1说明引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施工、运行、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综合论证选定引水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6.6.2说明引水建筑物的引用流量、水位、消能、水力坡降线、水锤及涌浪、调压室或前池容量、冲淤及沉沙等水力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6.6.3说明选定的进水口布置、结构型式、高程、断面尺寸、孔口和渐变段的型式及拦污栅、闸门、操作平台等布置。当设置沉沙池时,应论证其必要性,并提出排沙设施设计方案。6.6.4选定引水道(包括交叉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型式、高程、断面尺寸、坡度等,说明稳定(包括进出口边坡围岩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及工程处理措施。6.6.5说明选定调压室或前池的布置型式、高程、断面尺寸、工作水位、泄水及必要的排沙设施等。说明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及工程处理措施。6.6.6说明选定的压力管道(包括明钢管道或地下埋管、坝内埋管等)的布置、型式、高程、断面尺寸、长度等,说明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对钢材或混凝土衬砌的要求及工程处理措施。6.7厂房及开关站6.7.1说明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布置、型式、施工、运行、工程量、投资及机电设备布置等,综合论证,选定厂区布置方案。6.7.2说明主、副厂房及尾水建筑物的选定布置方案、结构型式、面积、高程和主要尺寸及厂区交通布置,说明稳定计算及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对地下洞室及高边坡应论述其稳定性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6.7.3说明开关站的位置、场地布置、面积、高程等。提出第一个塔架的位置、开关站的排水设施及运输通道。6.8工程观测、综合利用及其他6.8.1提出主要建筑物的观测设计,包括观测要求、观测设施及其布置、主要观测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6.8.2说明灌溉、供水、通航及过木等综合利用的要求及设计参数。简述综合利用项目的工程布置、主要结构尺寸及运行方式。提出各项目的工程量、投资及设计成果。6.8.3提出生产生活区的房屋建筑总面积和工程量。6.8.4对本工程各永久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进行汇总,提出汇总表。6.9附图附表6.9.1附图如下:(1)工程场址布置方案比较图。(2)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比较图。(3)工程总体布置图。(4)坝(闸)轴线及型式方案比较图。(5)坝(闸)工程布置图。(6)坝(闸)工程上下游立视图。(7)坝(闸)剖面图(包括土石坝材料分区图、混凝土坝标号分区图)。(8)坝(闸)基础处理设计图。(9)坝(闸)稳定及应力计算成果图。(10)泄水建筑物方案比较图。(11)泄水建筑物工程平、剖面布置图。(12)引水建筑物方案比较图。(13)引水建筑物工程平、剖面布置图。(14)厂房区布置方案比较图。(15)厂房区及开关站布置图。(16)主、副厂房布置图。(17)工程观测设备布置图。(18)主要建筑物建筑透视图。6.9.2附表如下:(1)永久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汇总表。(2)其他有关附表。7水力机械7.1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7.1.1说明方案比较论证并选定水轮机型式、机组台数、单机容量、基本参数及安装高程。7.1.2选定水轮机装置方式、过流部件结构型式及控制尺寸。7.1.3选定水轮机附属设备进水阀、调速器、调压阀及油压装置等规格、型号。7.1.4对采用重大新技术(包括型式、结构和材料等)应有专门论证。7.1.5对水流含沙量大的水电站,应说明所采取的防止或减轻水轮机磨蚀的综合治理措施。7.1.6提出水轮发电机组调节保证计算成果。7.2辅助机械设备7.2.1选定主厂房起重设备及其参数,并确定起重设备的外形主要控制尺寸。7.2.2选定电站透平油和绝缘油、技术供水和排水、压缩空气及水力监视测量等系统的主要设备。7.2.3选定电站机修车间规模及主要设备。7.3采暖通风7.3.1选定厂房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备。7.3.2对地下、半地下或坝内厂房的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应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7.4水力机械主要设备布置7.4.1提出机组间距、厂房长度和高度等主要控制尺寸及分层高程。7.4.2确定安装场位置和面积。7.4.3说明所选定的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和辅助机械设备的布置。7.5附图附表7.5.1附图如下:(1)水轮机转轮模型综合特性曲线比较图。(2)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3)水电站油、水、气及水力监测系统图。(4)水电站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图。(5)水电站主副厂房设备布置图(可与水工、电气专业合图)。7.5.2附表如下:(1)水力机械及采暖通风主要设备汇总表。(2)其他有关附表。8电气工程8.1水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连接8.1.1根据水电站的动能特性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确定水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输送容量(包括穿越功率)、送出工程输电线路距离和工程量。8.1.2说明电力系统对水电站运行方式及其他技术要求。8.2电气主接线8.2.1根据电力系统连接的要求和水电站的装机台数,进行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选定水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分析说明分期过渡方式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8.2.2初定厂用电源连接方式及厂坝区设施的供电方式。8.2.3分析说明近区供电的必要性,提出近区供电的方案。8.3主要电气设备8.3.1提出短路电流计算成果。8.3.2选定水轮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坝区)变压器、断路器、高压开关等主要电气设备。提出设备的规格、数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8.3.3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应有论证。8.4防雷接地8.4.1论述水电站防雷保护方案,并提出过电压保护配置方式。8.4.2论述全厂接地设计方案。对高土壤电阻率的接地要提出具体解决的措施。8.5综合自动化8.5.1简述水电站与电网调度管理关系及其调度内容和范围;对集中调度的梯级水电站,应确定水电站在梯级调度中的位置和控制方式。8.5.2选定水电站、水闸的控制管理方式及其自动化内容。8.5.3选定全厂监测(控)方式。初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及设备配置。8.5.4选定机组励磁方式。8.6继电保护8.6.1确定水电站各主要设备的继电保护方式。初选保护设备的型式。8.6.2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要求,提出水电站线路保护方案和安全自动装置设备配置。8.6.3确定各主要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的布置。8.7二次接线8.7.1选定全厂测量、信号和同期系统的设计方案。8.7.2提出水电站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及其主要技术参数。8.7.3确定控制电源型式、电压等级,初选设备。8.8电工实验室8.8.1说明水电站电工实验室的配置规模。8.8.2提出电工实验室生产用房的布置要求。8.9通信8.9.1根据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要求,确定水电站与电力系统调度通信方式和设备配置。8.9.2根据梯级调度管理的要求,确定水电站与梯调之间调度通信方式和设备配置。8.9.3对要求设有水情测报站网的水电站,应确定其通信的方式和设备配置。8.9.4根据工程布置特点,确定水电站内部生产调度通信及对外通信的方式,选定通信设备。8.10电气设备布置8.10.1说明水电站的厂区总体布置。确定主、副厂房中的电气设备布置。8.10.2选定主变压器场和开关站的布置型式。8.10.3确定有关辅助生产用房的布置。8.11闸门启闭机及过坝设施的电气设备及布置8.11.1选定水工建筑物闸门启闭机及过坝设施的电力拖动和控制方式。8.11.2确定供电电源方案,初选主要电气设备。8.11.3确定电气设备的布置和辅助生产用房。8.12附图附表8.12.1附图如下:(1)水电站接入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图。(2)电气主接线(包括厂、坝区供电)方案比较图。(3)电气主接线图。(4)厂用电接线图。(5)坝区供电接线图。(6)主、副厂房设备布置(亦可与水工、水机专业合图)。(7)升压站、开关站设备布置方案比较图。(8)升压站、开关站设备平、剖面布置图。(9)保护、测量、同期单线配置图。(10)微机监控(测)系统结构框图。(11)控制、信号、操作电源系统图。(12)过坝设施等电力拖动控制框图。8.12.2附表如下:(1)主接线方案比较表。(2)短路电流计算成果表。(3)电气主要设备汇总表。(4)其他有关附表。9金属结构9.1泄水建筑物的闸门(阎)及启闭设备9.1.1选定闸门(阀)的布置方案、型式、数量和主要尺寸及参数,说明操作运行方式、检修条件,提出防止冰冻、淤堵、空蚀、磨损、振动等措施。9.1.2选定启闭机布置方案、型式、容量、数量及主要参数,说明操作运行条件,提出启闭机的动力保证要求。9.1.3采用新门(机)型、新材料、新技术时,应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要求,以及说明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9.2引水建筑物的闸门、阎及启闭设备9.2.1选定闸门、阀、拦污栅及启闭机的布置方案、型式、容量、数量和主要尺寸及参数。9.2.2提出防止冰冻、淤堵、磨损等的措施,说明正常及事故情况下运行的可靠性,拟定维护检修条件,并说明充水平压及通气措施、操作方式和拦污栅的排污、清污措施。9.3尾水建筑物的闸门及启闭设备9.3.1选定水电站尾水闸门、启闭机的布置方式、型式、容量、数量及主要尺寸和参数。9.3.2说明操作运行方式、充水平压措施和检修条件。9.4通航过木及其他过坝建筑物的闸门及机械设备9.4.1选定船闸、升船机、筏道及其他过坝设施的金属结构、闸门及机械设备的布置方案、结构型式、主要尺寸和参数。9.4.2说明有关设备的操作方式、运行的可靠性、运转周期以及检修条件。9.5施工导流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9.5.1选定导流、封孔所用闸门启闭机的布置方案、型式、容量及主要尺寸。9.5.2说明操作运用条件、下闸截流水位流量条件、截流及封堵的可靠性。9.6其他水工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设备9.6.1选定其他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设备的布置方案、型式、容量、数量、主要尺寸及参数。9.6.2说明操作运行方式、维护检修等条件。9.7附图附表9.7.1附图如下:(1)泄水、引水、尾水建筑物主要闸门及启闭机布置图。(2)主要闸门门叶及门槽总图。(3)其他建筑物金属结构布置图。9.7.2附表如下:(1)金属结构主要设备汇总表。(2)其他有关附表。10消防10.1工程概况及其特征10.1.1简述工程概况、建筑物布置及厂区内外交通。10.1.2简述主副厂房、升压开关站的主要机电设备布置及主要参数。10.2工程消防设计10.2.1提出各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10.2.2提出消防总体设计方案:(1)根据“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提出“以水灭火为主,化学灭火为辅及其他方式灭火相结合”的消防总体设计方案。(2)根据防火间距及疏散要求,说明厂区内各建筑物、主变压器、露天油罐或油罐室以及道路等的布置。10.2.3提出各主要生产场所、主要机电设备的消防设计及主要消防设施配置,对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场所,提出通风、防烟及排烟等设计要求。10.2.4提出消防给水设计:选定消防水源、供水设施、消防供水量和水压力、主要设备及其布置。10.2.5提出消防电气设计:选定消防电源;确定各主要生产场所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标志的配置。10.2.6提出消防工程专用设施费用概算。10.3附图附表10.3.1附图如下:(1)工程消防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图。(2)消防供水系统图。(3)通风、防烟、排烟系统图。10.3.2附表如下:(1)主要消防设备表。(2)其他有关附表。11施工组织设计11.1施工条件11.1.1简述有关工程条件:(1)工程的地理位置、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及可资利用的场地和条件。(2)选定方案枢纽建筑物的组成、型式、主要尺寸和工程量。(3)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有关通航、过木、供水、环保及其他要求。(4)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供应条件和水源、电源、通信情况。(5)业主对本工程施工的有关要求。11.1.2简述有关自然条件:(1)洪、枯水季节的时段、各种频率的流量及洪量、水位与流量关系、冬季冰凌情况及开河特性、洪水特征以及上下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本工程施工的影响等。(2)地形、地质条件和气温、降水、冰冻层、冰情等特征。11.2施工导流11.2.1按以下要求选定导流标准:(1)提出不同施工时段划分的选择意见及成果。(2)选定各期施工导流的洪水频率和流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级别。(3)选定坝体拦洪渡汛的频率和流量。11.2.2选定导流方式,提出各期导流工程布置及防洪渡汛、排冰等措施;提出有关水力计算的主要成果。11.2.3按以下要求说明导流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1)说明导流的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的方案比较。(2)提出选定方案的导流挡水、泄水建筑物的结构型式、主要尺寸、布置及工程量。(3)说明导流建筑物与永久工程结合的可行性,并提出结合方式及具体措施。(4)说明导流建筑物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选定的料场。(5)提出围堰拆除的工程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11.2.4选定截流时段和流量;提出选定截流方案及截流主要水力学指标;估算截流所需的材料,提出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所需的设备。11.2.5估算基坑初期及经常性排水量,选择排水方式和所需设备。11.2.6说明蓄水进度计划,包括蓄水速度和水位要求及下游供水的措施。11.2.7选择封堵时段17下闸流量和封堵方案。拟定施工进度,提出工程量。11.2.8说明有关部门对施工期通航、过木的要求,提出施工期各导流阶段的通航、过木措施和方法。11.3料场选择与开采11.3.1比较混凝土骨料(天然和人工料)、石料、土料等各料场的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输等条件,提出开采获得率及主要技术参数。根据主体建筑对材料的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料场,并确定主体工程开挖弃渣的利用率。11.3.2根据建筑物各部位、高程、用料的数量及技术要求结合料场的特点以及施工方法、施工强度等提出合理的料场开采规划。11.3.3提出选定料场开采、运输、堆存、加工工艺、废料处理、环境保护等设计。选择开采、运输、加工等主要机械设备。11.4主体工程施工11.4.1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下列有关内容说明土石方工程的施工:(1)说明各单项工程土石方明挖的施工程序、方法,确定挖方的利用,堆渣地点和运输方案,提出保持边坡稳定的措施。(2)提出地下工程的开挖程序、开挖方法、施工支洞的布置爆破、通风散烟、出渣、支护、排水、照明及预防坍滑等技术和保护措施。(3)说明土石坝的备料、运输、上坝、填筑、碾压及拦洪蓄水的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布置、进度、施工强度、质量控制要求和拦洪渡汛措施;说明各期料场开采、运输、填筑的平衡和开挖弃渣的利用及施工期防护措施。(4)提出土石方工程施工主要机械设备。11.4.2按以下要求说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1)说明各单项建筑物混凝土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相互间关系的协调及浇筑强度,并提出所需的机械设备。(2)说明大体积混凝土、拱坝混凝土的温控设计措施与要求各部位混凝土温控的要求,拟定混凝土表面保护及防止裂缝的措施。(3)说明碾压混凝土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浇筑强度,提出层间结合的措施以及上游面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案;选择所需的机械设备。(4)提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及防护措施。11.4.3按以下要求说明砌石工程的施工:(1)说明各单项建筑的各种石方砌筑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相应的砌筑强度。(2)提出各种石方砌筑的技术措施和对胶凝材料的施工技术要求;选择石方砌筑所需的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主要机械设备。(3)提出砌石工程质量控制和温度控制的要求及相应的施工措施。11.4.4说明基础处理的施工程序、方法、技术措施及所需的机械设备。11.4.5提出主要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的施工程序、进度、技术要求,并说明主要金属结构的制作、堆存、运输、吊装等措施及与土建工程协作配合的要求。11.5施工工厂设施11.5.1简述混凝土总量、不同施工期浇筑强度和不同品种、不同级配的混凝土量及相应的温控措施,确定拌和系统的生产能力和位置,选择所需主要机械设备。11.5.2选定土石料和掺和料的加工系统的厂址、布置、生产能力及主要设备,提出工艺布置设计。11.5.3按以下要求说明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1)说明施工期所需的各种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材料加工数量,提出修配、加工能力。(2)确定机械修配、综合加工厂(包括钢筋、木材、混凝土预制件等)的规模,拟定厂址。(3)提出修配、加工等主要机械和设备。11.5.4确定各分区压缩空气的最高负荷,规划供风系统及分区供风安排,选定压气厂的位置。11.5.5确定各分区最高需水量,规划供水系统及水源,确定抽水站的规模、贮水池的容量及布置。11.5.6确定施工用电最高负荷、电源、电压、输变电线路及变电站规模、位置,拟定备用电源规模和位置。11.5.7选择对外通信方式;规划工地照明系统。11.5.8提出主要施工工厂设施所需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及主要设备。11.6施工总布置11.6.1按以下要求说明交通运输:(1)说明本工程对外交通线路现状及水陆联运条件和连接方式。(2)提出选定方案对外交通线路标准、布置及工程量。(3)提出本工程对外运输总量、年最大运量、平均昼夜运输强度及重大件运输要求。(4)确定场内主要交通干线的运输量与运输强度;选定场内交通线路和设施的标准、布置,提出相应的工程量。(5)提出所需交通运输设备(含装卸)的种类及数量。11.6.2确定选定方案的施工分区布置,说明各场地及设施的位置。提出场地平整工程量和施工场地防护措施及排水规划。11.6.3提出物资库、设备库、特殊材料库等的建筑面积、结构型式和占地面积。11.6.4确定生产、生活等房屋的布置、建筑面积、结构型式、占地面积等。11.6.5按以下要求说明弃渣场地规划及环境保护设施:(1)提出弃渣的利用及堆存方案。(2)确定弃渣场地、占地面积、提出弃渣平衡计算成果及弃渣场地环境保护措施。(3)说明施工场内水土流失处理意见,提出工程完工后临时占地的复耕计划和造地建议。11.7施工总进度11.7.1说明施工总进度安排的原则和依据及业主对本工程投入运行期限的要求;根据主体工程、施工导流、场内外交通及其他临建工程等特性和工程量,提出控制进度的因素。11.7.2按以下要求说明施工分期计划:(1)提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四个阶段的控制性关键项目的进度计划。(2)说明工程筹建的内容与任务,拟定筹建期的控制进度。(3)说明工程准备期的内容与任务,拟定准备期的控制进度。11.7.3按以下要求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1)说明施工总进度的关键线路及分阶段工程形象的要求,研究提前发电的措施。(2)说明主体工程进度计划协调、施工强度平衡及工程投入运行日期和总工期。(3)提出主体工程施工强度曲线、高峰期施工强度、施工期高峰人数、平均人数及施工总工日数。11.8主要技术供应11.8.1提出主体工程和临建工程所需的钢材、钢筋、木材、水泥、油料、炸药等建筑材料的需要量和分年度供应计划。11.8.2提出施工所需主要机械和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分年度供应计划。11.8.3说明主体工程的主要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需要量,分别提出各设备供货时间的要求。11.9附图附表11.9.1附图如下:(1)施工总布置图(含对外交通示意图)。(2)施工导流布置图。11.9.2附表如下:(1)施工总进度表。(2)其他有关附表。12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12.1水库淹没处理范围12.1.2选定库区移民征地及有关专项的设计海外侨胞水标准。12.1.3说明相应频率洪水的回水计算成果及库前区正常蓄水位以上的安全超高,确定淹没范围。12.2水库淹没损失12.2.1简述水库淹没实物调查组的组成、调查方法和时间。12.2.2说明比较水位方案主要实物指标,分析淹没主要对象沿高程分布特点,提出对正常蓄水位选择的意见。12.2.3说明选定水位方案的实物指标,对于随时间变化的项目(如人口,房屋等)应按工程计划进度作出预测。12.2.4简述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淹没实物的指标。12.3移民安置开发规划12.3.1说明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基本依据,安置方针与原则。12.3.2分析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论述安置区的资源、生产力水平以及安置移民的承受能力。12.3.3选定移民安置方式和地点,说明新居民点的布设及必要的基础设施,论述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12.3.4说明淹没范围的工矿企业、交通、电信及文物古迹等改建、迁建或防护的初步规划及各主管部门的意见。12.4库区浸没、滑坡、坍岸及库底清理12.4.1库区浸没、滑坡、坍岸等处理措施、工程量及处理费用。12.4.2根据水库运用、环境保护和库区综合开发要求,提出库底清理范围、标准、实旋方法及所需费用。12.5淹没处理概算12.5.1说明概算编制依据、淹没的实物数量、质量以及移民安置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分项估算农村及市镇部分淹没补偿费用。根据初步规划,计算各项设施所需要的迁建补偿投资。12.5.2汇总列出分项投资、总投资并估列分年投资。12.6工程永久占地12.6.1简述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包括工程管理范围占地)、处理措施及补偿费用。12.7附图附表12.7.1附图如下:(1)水库淹没示意图。(2)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图。(3)移民安置规划示意图。12.7.2附表如下:(1)水库水位淹没实物指标表(实物指标表)。(2)其他有关附表。13环境保护设计13.0.1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工程建设影响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结论,以及有关部门审批意见。13.0.2提出环境保护设计:根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有关部门审批意见及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提出环境保护措施。13.0.3提出环境保护投资概算,分别列出不同环境保护项目概算投资额。13.0.4说明环境保护存在问题,提出有关建议。13.0.5附图如下:(1)环境监测站网布置图。(2)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图。13.0.6附表按需要附列。14工程管理14.0.1提出工程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拟定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14.0.2提出工程管理范围。14.0.3提出工程管理区规划和设施:(1)工程的生产区、生活区以及主要设施的规划;生活区设在电站附近需有专门论证。(2)生产和生活供水供电设施。(3)工程管理内部和外部通信方式和设施。(4)对外交通规划。(5)工程管理区绿化规划。14.0.4附图如下:(1)工程管理区段划分范围及生产生活设施位置规划图。(2)工调度及观测自动化系统布置图。14.0.5附表按需要附列。15概算15.1编制说明15.1:1简述工程概况:(1)工程所在河系、兴建地点、对外交通条件。(2)水库淹没土地及移民人数。(3)工程规模、效益。(4)主体建筑主要工程量、主要材料用量。(5)施工总工期和工程从开工至开始发挥效益(第一台机组发电)的工期,施工总工日和高峰人数。(6)资金来源和投资比例。15.1.2说明投资主要指标:(1)工程总投资,静态总投资,工程从开工至开始发挥效益期的总投资和静态总投资。(2)单位千瓦投资,单位于瓦时投资。(3)采用的年物价上涨指数,价差预备费额度和占总投资百分比。(4)工程建设期还贷利息和利率。15.1.3说明编制的原则和依据:(1)初步设计概算编制的依据。(2)人工、主要材料、施工用电、风、水、砂石料、施工机械台班费等基础单价计算的原则和依据。(3)主要设备费的编制原则和依据。(4)初步设计概算编制所采用的定额、费用标准及有关规定。(5)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用计算依据和内容。(6)环境保护投资计算简要内容。15.1.4说明概算编制中存在的其他问题。15.1.5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简表。15.2:概算表15.2.1概算表如下:(1)总概算表。(2)永久工程综合概算表。(3)建筑工程概算表。(4)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5)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6)临时工程概算表。(7)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概算表。(8)其他费用概算表。(9)分年度投资概算表。15.2.2汇总表如下:(1)主要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2)主要安装工程单价汇总表。(3)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4)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5)主体建筑主要工程量汇总表。(6)主体建筑主要材料用量汇总表。(7)主体建筑工程工日数量汇总表。(8)永久及临时占地汇总表。15.3附件15.3.1概算附件如下:(1)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2)主要材料运输费用计算表。(3)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计算表。(4)风、水、电单价计算书。(5)砂石料单价计算书。(6)混凝土材料单价计算表。(7)主要施工机械台班费计算表(书)(含补充台班定额计算表)。(8)安装工程材料、施工机械使用费调差系数计算表。(9)主要设备运杂费计算书。(10)建筑工程单价计算表。(11)安装工程单价计算表。(12)其他费用计算书(按项目分项计算)。(13)生产运行管理单位定员计算书。(14)价差预备费计算书。(15)工程建设期还贷利息计算书。(16)人工、材料、设备预算价格和费用的计算依据。15.3.2其他有关文件。16经济评价16.1概述16.1.1简述工程建设目的、规模、投资与效益。16.1.2说明工程建设计划、资金筹措及贷款条件。16.1.3说明经济评价应依据州、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进行并对成果提出要求。16.2国民经济评价16.2.1说明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年度投资、流动资金、年经营费用的计算方法成果。对有综合利用效益的工程,应说明投资和年经营费用分摊原则、方法和分摊结果。16.2.2简述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和主要参数,提出工程项目总经济效益和分年效益。对有综合利用效益的工程,应说明效益分摊原则、方法和分摊结果。16.2.3说明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及有关参数的确定,提出经济指标计算成果。16.2.4说明敏感性分析成果,提出国民经济评价结论。16.3财务评价16.3.1说明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生产流动资金、经营成本、税金、基金、保险费和贷款利息的计算依据、方法和成果,并列出分年度投资。16.3.2说明建设资金的筹措利率、使用条件和还贷要求,对有综合利用效益的工程,应说明财务投资和费用分担原则、方法和数额以及投资的分年安排。16.3.3说明财务效益的计算方法和参数,提出工程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分年效益。16.3.4计算发电成本、上网电价,说明财务评价指标、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财务敏感性分析成果。16.3.5提出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结论。16.4利用外资项目的经济评价16.4.1说明利用外资的途径、使用和还贷条件、利用额度。16.4.2提出偿还外资能力的分析成果。16.4.3说明利用外资的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分析及评价结论。16.5综合评价16.5.1提出本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评价和结论。16.6附图附表16.6.1附图如下:主要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图。16.6.2附表如下:(1)经济效益费用流程表。(2)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3)财务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4)财务平衡表。(5)贷款偿还平衡表。(6)财务外汇流量表(用于创汇、节汇项目)。(7)利用外资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国内投资)。(8)利用外资项目经济效益费用流程表(国内投资)。

来源: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