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从两次市场分析看解决缺电的途径

从两次市场分析看解决缺电的途径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佚名   2008/1/21 17:19:36   

 关键词:  市场 解决

用电力弹性系数预测短期和五年的电力需求是不可行的。最近看到2003年的两次市场分析,更感到电力需求预测的难度,不仅预测五年有困难,连上半年预测当年也有困难。

一、对比

《中国电力报》于2003年6月7日和11月30日报道了春季和秋季的电力市场分析报告,该报告的春季预测认为GDP增长速度为7.0-7.5。秋季预测为8.5,两者相差1.0-1.5个百分点,应当说这个差距不算大,但对电力需求的预测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1.春季预测2003年全年用电量将达17840亿kwh左右,同比增长8.9左右,净增1450亿kwh左右。秋季预测为18844亿kwh,同比增长15。净增2460亿kwh;增长率差了6.1个百分点,净增电量相差1000多亿kwh。

2.春季预测2004年全年用电量将达19240亿kwh,同比增长7.8左右,净增用电量1400亿kwh左右;秋季预测为20910亿kwh,同比增长11,净增2070亿kwh,差距比2003年缩小了。

3.春季预测2005年全年用电量将达20580亿kwh左右,同比增长7.0,净增用电量1340亿kwh左右,秋季预测为22682亿kwh,增长8.5,净增1770亿kwh,差距比2003年进一步缩小。

4.春季预测装机投产规模2003年为2100万kw,2004年为2140万kw,2005年为2410万kw,到2005年末全国总装机容量约为4.3亿kw。秋季预测只说2005年投产5000万kw,2006年投产6200万kw。如果2003年投产3000万kw,2004年投产4000万kw,到2005年末全国总装机容量可达4.7-4.8亿kw。

二、分析

秋季预测都比春季预测大,特别是2003年的预测增加得很多,说明当年6月初预测全年用电量都测不准,而且差距这么大。但是2003年预测不准,数字增大,对于2004年和2005年的影响,是否逐年缩小,这种预测的修正很难使人相信。

1.2003年经济增长8.5,电力增长15,电力弹性系数为1.70。电力弹性从2000年开始大于1,到2003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而且基本趋势是越来越大,1.37、1.15、1.43、1.70,这种情况在改革开发以来是没有出现过的。1977、1978、1979年连续三年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1986年电力弹性系数略大于1的情况只有一年;1989年和1990年电力强性系数均大约1,且先大(1.78)后小(1.63);这次是改革开发20年来第一次连续四年大于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一个重要判断,清晰地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周期,所以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的情况还能继续延续下去,有可能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创造一个奇迹。

在电力需求发展速度低,电力弹性系数低的年份,进行电力需求预测容易使预测偏低,如“十五”计划就严重偏低;而在电力需求发展速度快、电力弹性系数高的年份,进行电力需求预测就可能偏高;现在想利用电力弹性系数预测“十五”的电力需求就很困难,前一段时间预测2010年需装机容量6亿kw,2020年需9亿kw,如果2005年达到4.8亿kw,则2010年可能达到7亿kw,2020年需13亿kw。电力需求预测的难度太大。

2.国家电网公司秋季电力市场分析认为2004年电力更趋紧张,2005年电力有望缓和是有道理的。电力供求紧张和缓和主要看上一年投产容量与本年电力需求增长情况比,如果上一年投产容量小于本年电力增长,则趋向更紧张,如果相反,则趋向缓和。按秋季预测,2003年电力需求增长15,而2002年投产量仅增3.2,所以2003年比2002年还要紧张。按秋季预测,2004年电力需求趋紧张,除非2004年电力需求增长低于7.8;按秋季预测,2005年电力需求增长8.5,如2004年投产容量增长9.4,则2005年有望缓和,但如果2005年电力需求增长超过9.4,则电力供应还会继续紧张。由于电力需求预测不确定的因素多,预测难度大,究竟2005年能否缓和,尚难定论。即使按秋季预测,所谓2005年的缓和,只是说缺电没有加重,但缺电旧帐不可能全部还清,还是一个缺电的局面。

3.国家电网公司春季预测只预测到2005年,秋季预测只预测到2006年,总的说来电力需求的增长率都不小,长期电力需求预测的难点在于电力弹性系数的拐点。从历史上看,1989年1990年电力弹性系数都大于1,1991年下降到0.99,小于1。13年后各年一直走低,到1997年降到0.57,1998年降到0.27,当时不知道那年电力弹性系数会上升,也估计不到那年电力弹性系数会大于1;可是出人意料的是,1999年电力弹性系数上升到0.92,从2000年开始连续四年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现在的问题是究竟从那年开始电力弹性系数会低于1,会低到什么程度?所以“十五”规划和2003年的两次预测都告诉我们,不能用电力弹性系数来预测近期负荷。

4.中国这几年装机容量每年增加3000-62000万kw,约占全世界新增装机容量的30-62(据国际能源机构IEA,1998年预测全世界1995年总装机容量为30.79亿kw,到2010你那达到45.56亿kw,2002年预测,1999年总装机容量为33.97亿kw,到2010年达到44.08亿kw,约为年均新增9000-10000万kw。)中国每年新增的装机容量比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加拿大等国的每一个国家都要多。

三、建设

为了解决当前的缺电和合理利用能源及电力资源,当前一方面要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增加供给;另一方面要遏制不合理的、不经济的、低效率的要求;一是要遏制不合理、不经济的高耗能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中的部分企业;二是有天然气供应的地区,应当尽可能地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热电联产或直燃机替代电力空调和电力采暖、供应热水,以达到节电和节能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在于调整电力和天然气的价格,提高电价水平,改善电价结构,降低天然气价格,使得电价与天然气有一个合理的比价。只要电价达到合理水平,包括铝电联营企业的电网备用容量电价调整,就可能遏制电解铝等耗电大企业的盲目发展;只要电价达到合理水平,电力与天然气有一个合理的比价,用户就会选择能高效利用的天然气。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电力工业的发展任务很重。与电力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再考虑电价“欠帐”较多等因素,电价水平需求提高;电价结构需要改进。但是有关部门对于调整电价总是顾虑重重,总认为广大用户对电价的承受能力低,特别是对高耗电企业的影响大。实际现在是调整电价水平和电价结构的大好时机。现在厂网分开,供应侧的矛盾是发电厂上网电价高,发电利润大,而输配电收益小,利润低甚至亏损。在电力供应求的情况下,调低发电上网价格,可以用提高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是来补偿,以保证发电企业合理的回报。在需求侧调价主要是取消对耗电大企业的优惠电价,对居民生活用电价(对贫困用户实行生命线电价,对一般有负担能力的用户实行经济合理的电价,对高收入、高电气化的用户实行高电价)。由于我国过去商业用电和一般工业用电的价格较高,所以通过调整销售电价可以抑制高耗电企业、高耗电的生活用电的需求。这样,把省下的电力供耗电量低的产业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和电力的使用效率,而且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是从微观上看,还是从宏观上看,现在正是调整电价的大好时机。通过适当的调整,可以提高电价水平,调整电价结构,使电价合理化,抑制不合理的电力需求,抑制耗电大企业的投资冲动,平衡电力需求,提高电力利用效率。中国目前出现的缺电问题,单纯靠增加供给以及功能难以解决,必须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解决电力上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新兴的天然气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网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