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福建在全国首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福建在全国首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佚名   2008/1/21 17:12:03   

 关键词:  福建 机制 流域

 提要:福建省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随着这项制度的实施,该省每年可新增生态公益林补偿金8590万元,年补偿金总额达到3亿多元,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7元。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保护了水源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农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又反过来推动了福建生态强省的建设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一条河流的上游民众为了保护下游的生态环境,对生产生活作一些限制是必要的,但问题是如何保护上游民众的合法权益,合理地补偿他们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的牺牲呢?福建省自从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以来,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据福建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所谓江河下游补偿上游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指福建各设区市以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为依据,按照省里的测算标准从财政中支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上缴省财政专户,统一标准对上游地区为保护森林生态功能和水土资源而做出贡献的农民进行补偿的制度。

  福建省决定,从今年起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随着这项制度的实施,福建省每年可新增生态公益林补偿金8590万元,年补偿金总额达到3亿多元,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7元。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保护了水源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农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又反过来推动了福建生态强省的建设。现在,该省生态公益林经营区内已有80万亩疏林地和灌木林地转变为有林地,林分平均郁密度由原来的0.42上升到0.51,单位面积蓄积量从4.42立方米上升到5.24立方米,森林质量稳步提高,灾害性破坏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质不断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也得到有效保护,原来生态环境脆弱地段的森林植被也得到一定的恢复。

  饮用水质恶化引发生态建设试点

  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案》。该方案提出:各设区市政府以2005年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为依据,按省里测算的标准从财政中支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上缴省财政专户,统一标准对上游地区为保护生态功能和水土资源做出贡献的农民进行补偿。

  福建于2003年选择10个水库开展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试点,首创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各水库从水费收入中提取一定资金,作为水源地生态屏障体系、农用地综合治理体系、生态缓冲带保护体系以及人居环境整治体系等四大体系的建设经费。目前,这些水库的水源地生态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水质监测达到II类,环水库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福建省环保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区域性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有望进一步调动上游地区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使森林质量稳步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脆弱地段的森林植被逐步恢复。

  据介绍,在福建省,供给县城和5万人口以上城镇的水库有58座,供饮人口达1158万,占全省人口的近1/3。水库重要水源地生态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库的使用寿命和水库水质的优劣。

  据福建省环保局有关同志介绍,该省一些地方水库重要水源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比较严重,直接导致水源区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库淤积加速、水质变差等问题,已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据调查资料显示,该省饮用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其积水面积的15.16%,高于全省水土流失8.4%的平均水平。已进行水质监测的35个水库,其水质为Ⅲ类或低于Ⅲ类的有17座,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明显,饮用水质情况不容乐观。

  饮用水安全问题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构建水库水源区生态环境,改善饮用水质量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2003年,福建省决定开展水库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并选择了以莆田东圳水库为重点的10个水库开展生态建设试点。

  以生态建设提高水环境的承载力

  东圳水库,人称"莆田的大水缸",建于1960年,是一座集灌溉、防洪、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发电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大型水库,担负着莆田市150万人口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是莆田市的生命之水。然而,大面积环库区的过度开山种果,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导致水质逐步恶化。

  专家介绍,水库集水区多山地丘陵的地形特征和多暴雨气候使水源地生态具有较大的潜在不稳定性,极易造成山体滑塌,导致生态退化。上游地区的开山采石,也造成山地植被的毁灭,并导致山地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和水土流失。特别是常太到九鲤湖风景区20公里的道路建设,产生的大量弃土直接顺坡倾倒,导致了严重水土流失,并引发了滑坡和崩塌,成为中上游地区重要的泥沙来源。

  水库集水区内几乎全是农业人口,经济以农业为主。集水区土地利用以林地面积为主,耕地面积少,人地矛盾突出。环水库一重山的大面积开山种果,使常太镇成为全国有名的"枇杷之乡",70%的农民也因此脱贫致富,但由于陡坡开垦和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对水源地生态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尤其是果园经常施用农家肥、化肥,农药残留物随坡地径流和泥沙进入水库。

  另外,人畜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的直接排放,是造成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据估算,环库区居民每天产生生活污水4800吨、垃圾43.8吨、畜禽养殖污水40吨,这些污水、垃圾等污染物遇刮风下雨,便直冲溪道,随流进入水库,严重污染了库区水质。

  福建省水库水源地生态建设着眼于整个水库集水区的综合生态建设,以水为核心,通过生态建设来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根据水源地生态和社会特点以及污染源实际情况,东圳水库试点工作主要在于构建四大生态防治体系:丘陵山地以水源涵养林为主的生态屏障体系;农用地综合治理体系;生态缓冲带保护体系;人居环境整治体系。特别是在规范用肥、减少现有的农家肥(猪粪)使用量以及规范使用农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常太镇政府已与省农林大学、省农资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枇杷专用肥,并在库区四周推广施用。此外,以沼气池为纽带,实现家庭和果园污染物的零排放(不外流),实现既保障果园生产用肥需要、又保护果园生态环境的双赢目标。

  示范点为生态补偿做了有益探索

  三年多来,福建省各级政府共为东圳水库生态建设投资600多万元,拆除库区内农村旧厕6869个,建设生态家园1500处(户),配套建设沼气池1500口、沼气公厕20座;在三官、岭下、埔头等村建立果园"牧-沼-果"示范工程300处。全部拆除或关闭环库公路以下的28家规模养猪场。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填埋工作。在环库区的13个村内建设垃圾集中收集池13个、垃圾专用车1辆,配备垃圾清运、管理人员26人,实行村收集、镇外运,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并全部外运至大湖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共投资497.9万元,分别在库区水土流失果园实施坡改梯,推广果园自然生草,有效地遏制了果园的水土流失。

  福建省将东圳水库水源地生态建设列入试点3年多来,在各部门的积极协作下,东圳水库的水源地生态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水质得到初步改善,今年上半年水质监测达到II类,环水库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福建省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思路,首创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并在各地共同努力下进行大胆实践。泉州山美和龙门滩、南平东风水库从水电收入中提取了一定资金作为生态建设经费,初步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莆田东圳、泉州石壁水库拟进一步与物价部门沟通,通过从提高原水费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生态补偿。三明市从自来水费中提取二分钱作为东牙溪水库生态建设经费。这些示范点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有益探索,为当地水源地生态建设拓宽了资金渠道,增加了投入,推动了水源地工程建设。

  对水源地进行生态补偿,势必提高下游的用水价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体现公正公平原则。谁愿意看到自己饮用的水来自于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水源区?"一位专家如是说,这也反映了水源地下游大部分百姓的心声。专家认为,在城市里实行这一方案不会遇到抵触,因为已经有很多家庭这样做了。市场上,一桶纯净水的价格远远高出一吨自来水的价格。

  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势在必行

  事实上,无论政府还是专家,都认为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建立,而且国家早就提出了大原则-"谁受益谁补偿"。但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大江大河、中小流域、诸多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补偿、经济转轨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等等难题,专家们依然疑虑重重。

  去年3月,《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条例(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二审,二审稿中增加规定,谁污染谁掏钱消污,河流突发污染应通报区域政府。但建立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暂时还不可行。在该《条例》的制订过程中,上游欠发达地区保护生态和水源水质付出的代价,是否应该由下游发达地区来补偿,一直是常委会委员们争论的焦点,部分委员认为应建立配套的环境补偿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由下游地区对上游的生态保护进行补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经过研究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国家尚在研究之中,现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中也没有相关规定。因此暂不宜在本《条例》作出规定。

  即使这样,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在很多地方"试水"。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解决上游与下游、开发区域与保护区域、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问题,年内在省重点流域区域开展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名誉院长李文华认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他说:长期以来,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政策中。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日益加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声明:《能源思考》所有内容,包括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能源思考》、中国能源网和原作者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刊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刊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能源思考》”,违者本刊将依法追究责任。

来源:中国能源网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