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广州电网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管理

广州电网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管理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佚名   2007/12/27 18:58:06   

 关键词:  送电线路 电网 线路

广州电网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管理>邱俊星,邱国新(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分公司,广东广州510620)


1 线路运行情况
1.1 线路跳闸统计
线路跳闸统计见表1。
  从表1可知,2002年度架空线路共跳闸46次,跳闸率为2.01次/(100km·a),其中雷害37次,占跳闸总次数的80.43%;外力9次,占跳闸总次数的19.56%。2002年架空线路跳闸故障比较典型,只发生雷害和外力两种。1.2 线路雷击跳闸统计
线路雷击跳闸率统计见表2。
  从表2可知,1999~2002年期间,110kV及以上线路,每年雷暴日分别为:81个/a,80.6个/a,80个/a,76个/a,线路雷击跳闸率按次/(100km·a·40雷暴日)计算,得到该线路上的雷击跳闸率为0.68次/(100km·a·40雷暴日),0.84次/(100km·a·40雷暴日),1.05次/(100km·a·40雷暴日)和0.86次/(100km·a·40雷暴日)。2 架空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
2.1 坚持岗位责任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输电部门的运行管理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并得到了逐步完善,这些制度有职工劳动考勤制度;职工技术培训制度;设备周期测试制度;设备实时检修制度;工程、检修质监制度;设备巡视记录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在工作中,做到各项制度有主管,有专责监督、检查、落实,使岗位责任明确,各施其职,提高设备维护的管理质量,提高职工队伍的运行管理水平。
2.2 线路防雷工作
  表2给出了1999~2002年4年期间的线路雷击跳闸率,从这里可知,前3年的跳闸率是每年增加0.2%以上,最后一年的跳闸率则有所下降。由此可见,管辖内的线路跨越粤北崇山峻岭的多雷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故障偏多,给线路运行工作带来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采取了以下的具体措施:
  a)按周期测量杆塔接地电阻值,使杆塔接地电阻符合或低于设计值,此外,还在杆塔架空地线与地网中进行混合式接地。在连接点使用导电脂保养,改造地网,埋设降阻剂。这里需注意的是,在使用降阻剂时,应避免使用高腐蚀降阻剂,对高腐蚀地区或埋设降阻剂的地网应作定期开挖检查,以防地网腐蚀及锈断,使埋设的地网保持良好接地状态,这也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具体措施之一。
  b)提高架空线路设计要求,在设计和改造运行线路时,尽量缩小架空地线与边导线的保护角,增加接地引流线,改善架空地线与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系统。
  c)早期架设的110kV,220kV线路,已经由单地线改为双地线运行,新线路按架空双地线要求设计,收到显著的效果。
  d)架空电力线路跨越粤北崇山峻岭的多雷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故障偏多,为此,应在个别雷电易击点线段杆塔安装氧化锌避雷器。220kV韶郭线跨越粤北崇山峻岭的多雷区,于1997年安装了氧化锌避雷器6组,运行实践证明,线路跳闸次数大大降低,效果很好。
2.3 防外力破坏
  架空线被外力破坏,造成线路跳闸有如下几种情况:
  a)机械外力、开挖道路铲车、河道行驶船只船桅或者传送机架与导线碰触,造成线路跳闸。
  b)杂物抛挂、垃圾堆放场的磁带、农户种植使用的尼龙薄膜被风吹刮卷于导线上。
  c)沿线土地改变用途,造成导线对地安全距离不足采取原塔位升高铁塔。
  d)公路两旁自然生长树木及经济果林,危及线路安全供电,与有关部门协商,定期修剪。
  根据上述不同故障类别和对象,采取的线路管理措施是:汇同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贯彻执行“电力法”,互相沟通,取得共识,提高执法和安全供电的良好意识,减少线路外力破坏故障,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
2.4 线路防污闪工作
  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对线路防污闪工作很重视,为电网安全运行明确方向,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a)盐密测试
  每年坚持以“网格式”方法进行盐密采样工作。把盐密测检结果作为调爬的依据,确定调爬区域的污区范围,在实施调爬时,对盐密测试数值相对提高一级,使线路爬距有一定的裕度。
b)结合污区级别分别严格使用绝缘子
  在三级以上污区直位串使用合成绝缘子,耐张串使用防污玻璃绝缘子,二级污区及以下使用普通玻璃绝缘子,把这个要求作为设计、运行工作制度。
c)清扫绝缘子
  污区线路,临近工厂的杆塔绝缘子积污较为严重,每年坚持在冬季对线路绝缘子进行停电清抹,做到逢停必抹,把线路污闪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2.5 防倒杆断线工作
  运行部门改造旧设备,提高设备健康状况和供电可靠性,具体工作有:
  a)更换残旧、弯曲变形水泥杆及严重锈蚀杆塔(建于1976年的韶红线较为突出);
  b)定期检查锈蚀拉棒(挖土)、板线并及时更换,此现象220kV黄芳甲乙线耐张杆塔较为突出;
  c)不定期监测耐张转角塔倾斜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运行20年以上架空地线,表层锈蚀,容易脆断,应及时更换;
  e)线路跨越主要高速公路,主要河道,重要交叉跨越绝缘子,应由单串(单挂点)改为双串(双挂点);
  f)在架空避雷线与杆塔之间加引流线,并把此作为“反措”实施(110kV棠员线避雷线曾发生雷击烧断);
  g)坚持每年在度夏季节,对重要线路、重要跨越点,加强巡视、监测导线截面温度变化。
2.6 新技术的应用
  a)直升机飞行巡线。应用直升飞机查线,能发现被雷击破坏的绝缘子,及时处理,为线路检修提供指引,效果很好。
  b)广泛应用红外热像仪。目前红外线热像仪正在广泛地应用于检测合成绝缘子的芯棒发热情况,为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监测、指导设备检修,确保设备安全供电,发挥着新科技的领先作用。
c)雷电定位系统的应用。雷电定位系统在线路维护方面中的应用,给运行部门寻找雷击点带来很大的帮助,大大缩短寻找故障的时间,减轻运行人员的体力劳动,节省大量物力、财力。2001年、2002年线路出现雷击故障时,雷击点出现在雷电定位系统的次数,分别为45次和37次,雷击跳闸时,其中有显示为40次和34次,占总数的89%以上,无显示为5次和3次,占总数的11%。故障点在2km范围内,较为准确的雷电定位为34次和30次,准确度为85%以上。过去每次线路被雷击后,查找故障点总是全线登杆塔检查。
  d)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在日常生产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高新科技的先进作用:科技档案管理;施工、设计管理;财务管理;设备、材料物资管理;车辆管理;防盗监控系统管理;文书档案管理;劳动考勤管理;设备巡视监控管理,等等,已形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在指挥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建议
  在今后的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提高线路绝缘子防污闪的安全意识,警惕新污源的萌芽;
  b)理顺雷电定位管理工作关系,提高查找雷击故障点的准确度;
  c)利用新科技,促进电网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现代化信息系统管理水平。广东电力

来源:中国电力资料网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