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线路耦容C相上节故障分析

线路耦容C相上节故障分析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佚名   2007/12/26 21:35:11   

 关键词:  线路 故障分析 故障

2005-07-08由红外数据测得江新2480线路耦容C相上节温度为32.8℃,B相上节为28.0℃,A相上节为27.9℃,C相与其余两相的温差大大超过了规程里规定的0.5K,属于严重缺陷。停电后于2005-07-12进行介损试验,试验数据及历史数据详见下表年份
C相上节
C相下节

tanδ
Cx
tanδ
Cx

(投产数据)(QS1数据)
0.1
9450
0.1
9460

2001-03-26
0.087
9648
0.08
9595

2002-07-13
0.155
9673
0.181
9622

2005-07-08
0.49
9857
0.12
9628

解体后试验数据(反接法)
0.29
9859


由于投产数据使用的仪器为QS1,精度不够,与我们现在数据不能作比较。由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C相上节的介损在有明显递增现象,内部绝缘已经损坏。解体后的介损比解体前的要小,是由于解体后,油的影响被排除。由此可以推出,电容器油的介损大于0.29,油已经受潮。2005-7-13大厅进行耦容解体,(解体后进行实验的数据)发现第4片电容与第5片电容直接的连接片虚焊,导致接触不良。结论:江新2480耦容红外图像显示温度最高点不是电容连接片脱焊处,而是靠近顶部的一部分瓷裙,解体后发现该部分为膨胀器及其引线焊接附近。原因初步分析:故障大概是由于耦容的缺油引起的。该耦容上部缺油大概3cm左右,缺油导致原有的上下杂散分布电容不平衡,下部杂散电容不变,上部因缺油杂散电容明显减小(油的ε比空气大)。在正常情况下,耦合电容每一部分承受的电压应该基本相等,而上部的缺油改变了原有的耦合电容内部的电压分布,使上部承受的电压增加。空气击穿电压要比电容油小的多,膨胀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其焊接处的尖端首先会产生尖端电晕放电而导致局部过热。在线路上产生过电压时放电更为严重,最终造成绝缘纸发黑炭化。在该耦容的膨胀器中发现有油,而出厂时应该是无油,所以对缺油亦可解释——渗入了膨胀器中。同时,这次试验介损超标亦可解释。一方面,局部放电引起发热,发热引起有功损耗增加。此外,缺油使内部有空气,膨胀器不起作用。在温度低,外部大气压力比内部大,外界潮气进入耦容内部后使其受潮,引起介损偏大。

来源:中国电力资料网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