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PC-1500机上高压送电线路电线力学计算程序

PC-1500机上高压送电线路电线力学计算程序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3   2007/12/21 15:57:44   

 关键词:  线路 500 程序

摘要:本文对PC-1500机上高压送电线路电线力学计算程序进行了修改,并对把PC-1500机上的程序移植到微机上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一些说明。
关键词:力学计算程序电线状态方程式修改移植TurboBasic语言
  PC-1500机由于它功能比较齐全,开发容易,使用简便,体积小,投资少,易学,见效快,在80年代比较流行,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PC-1500机的自然损耗,微机将逐步取代PC-1500机。近年来各部门在PC-1500机上开发了许多优秀的程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效益,如果把这些优秀程序充分利用起来,把它们移植到微机上加以使用,就可以加快计算机的应用步伐,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电线力学计算是送电线路设计中最繁杂的一项工作,其内容包括:1、计算各控制条件之间的临界档距:2、判别有效临界档距;3、计算各种气象条件和不同档距下的电线应力、弧垂;4、计算各种代表档距下在不同气温时的电线应力、弧垂(即安装曲线)。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方能列出线路杆塔的荷重条件,继而进行杆塔结构计算。  本程序分程序一、程序二,程序一解决上述工作1、2、3;程序二解决工作4。  PC-1500机上电线力学程序的主要计算公式的解法及程序的错误。  电线状态方程式:就是从已知气象条件下的应力,求另一条件下应力的计算式,悬挂于两固定点间的导线,当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导线的应力亦将随之变化。设已知气象条件下的温度为Tm,比载为Gm,此时应力为Sm,L为变量(档距),令待求气象条件下的温度是T,比载是Gn,应力是S,如何求得S呢?可用下面的导线的状态方程式对S求解  (1)  令上式中:  (2)  把(2)代入(1)得:  (3)  式中S为待求应力,注脚m表示已知条件下的数值,注脚n表示待求条件下的数值。  人工计算时,先求出与每一L相对应的A、B值,然后用试算法求解上述三次方程。本方程系采用直接求解法,故将方程作以下变换:  对于(4)  令(5)  原方程化为(6)  又令(7)  得:(8)  于是(9)  据韦达定理,为二次方程:的两个根(10)  故:(11)  当时  (12)  当时,令:  (13)  时,  (14)  时,  (15)  根据以上公式算出各种控制条件下的应力S,然后又根据弧垂公式F=GL/8S,得出各种控制条件下的弧垂F。这样就可计算各种代表档距下在不同温度时的电线应力、弧垂(即安装曲线)  而在PC-1500机输电线路力学计算程序编写中把判别式编写错了,  即:时,  (16)  时,  (17)  因判别式遍写错,故程序得出的应力(S)、弧垂(F)有误,计算出的安装曲线误差更大,不能用于设计,本程序不能用。我对这一程序进行了修改并把它成功地移植到微机中。在移植中,因PC-1500机上的Basic语言比较接近微机上的一般Basic语言,而TurboBasic语言与一般Basic语言相比,是向下兼容的,即TurboBasic语言包括一般Basic语言,并所扩展,下面就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些介绍。两种机型的Basic语言几乎是相同的,只是在语句中,微机的语句定义符(如IF、THEN、FOR、TO、STEP等)与前后部分的内容一般都用空格来分格开,以便与其它成分进行区别,而PC-1500机上没有这种要求,这是首先要注意的问题。  其次,在PC-1500机中,函数后所跟的自变量可以不用圆括号括起来,而在微机上函数后所跟的自变量必须用圆括号括起来,这也是必须引起注意的地方。  此外,常量、变量、语句、函数中,也有一些差别需求注意,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常量:PC-1500机上有PI(丌)常量;微机上没有,只能用“3.1415927”这个具体的数来表示。变量:PC-1500机的变量用一个英文字母、或二个英文字母的组合,或一个英文字母加上一个数字的组合组成的字符串来表示;而微机则是作英文字母开头的字母串或字母数字串来表示变量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与语言定义符相同的字符串不能做变量名。赋值语句:LET…,PC-1500机在多个赋值语句之间可以用逗号“,”分隔,而微机上只能以冒号“:”分隔。在微机上,当赋值号“=”两边的数据类型不同时,自动转换成赋值号左边变量的数据类型。键盘输入语句:INPUT…,PC-1500机的INPUT语句中可以包括多个“说明”,用来说明每个等待输入的变量,微机上则只能有一个说明。对于PC-1500的输入语句,INPUT“说明”;变量,“说明”;变量,…的形式,在微机上可以改写为多个INPUT“说明”;变量语句来实现,也可以写为一个INPUT“说明”;变量,变量,…语句的形式。输出语句:PRINT/LPRINT;输出语句分屏幕显示输出语句PRINT,打印机打印输出语句LPRINT。PC-1500机显示输出语句PRINT会中断程序运行,一般需要与PAUSE语句、或WAIT语句配合使用,而微机的PRINT语句不会中断程序运行,则可以把PC-1500机中的PAUSE语句或WAIT语句直接删掉。在用USING定义的格式输出语句中,PC-1500机可以把USING作为一个定义格式的语句单独使用,而微机上则不能单独作为语句使用,只能配合PRINT(LPRINT)使用,即:PRINTUSING“格式”;变量,变量,…。在输出语句中使用了TAB位置函数时,PC-1500机TAB后所跟的位置参数可以不用括号,而微机上TAB后所跟的位置参数必须用圆括号括起来,即要把TAB15改写为TAB(15)。清屏语句:CLS;PC-1500机屏幕只有一行,显示输出结果和信息时,需多次频繁地使用清屏语句,而微机屏幕共25行,一般情况下,只需在程序开头使用,PC-1500机程序中多余的清屏语句楞直接删除掉。条件语句:IF…THEN…;PC-1500机上IF…LET形式的语句,如果要在微机上使用,需改为IF…THEN或IF…THENLET语句形式。循环语句:FOR…NEXT;两种机器语句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执行FOR语句时,微机是先判别后循环,而PC-1500机是先循环,后判别。转移语句:GOTO…;PC-1500机GOTO语句后可以是表达式,而微机上只能跟行号。转子语句GOSUB之后在PC-1500机上可以是表达式或确定的行号。而微机上只能跟行号。  PC-1500机随机配CE-150绘图式打印机,具有绘图、打印两种功能,其绘图语句和部分打印语句与该打印有关,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其它计算机上。由于微机用打印机绘图时,一般是采用拷贝屏幕的方式实现,因此,对于绘图语句,在移植程序时,由于实现方式不同,最好用注释语句注释起来,或者直接删除的办法处理。等程序初步调通后,再进一步考虑绘图功能的实现。  程序移植技巧  把PC-1500机程序移植到微机上使用,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PC-1500机与微机联机,通过RC-232串行口输入、或者手工键盘输入,把PC-1500机程序以ASCⅡ码形式存放在微机上,然后逐行检查程序,对需要注释或删除的语句(如显示绘图语句、绘图打印语句)先进行处理,对两种机器上有差异的语句、函数进行修改(如语句定义符加空格、函数加括号)。在这些工作做完后,就可以开始调试程序。在调试过程中,多输出一些中间结果,以便检查出错原因,直到算出正确的结果。  微机程序在初步调试通过后,可根据微机的特点,扩充程序功能,完善打印输出,增加和设计用户界面,直到编写出令人满意的程序为止。  总之,只要弄清楚了上面所叙述的两种计算机之间的语言差异,并在程序移植过程中加以注意,PC-1500机程序很容易就可以移植到微机上使用。本高压送电线路电线力学计算程序经修改、移植到微机中,现也通过算例,并可以用于设计了。  附修改、移植后的程序如下:  程序一:  1:CLS  2:LPRINTTAB(10);"高压送电线路力学计算程序计算结果"  3:INPUT"电线型号B$=";B$  4:INPUT"电线标称截面C$=";C$  6:LPRINTTAB(4);B$;"-"C$  8:LETK=50  9:LETD=1  10:DIML(6),GM(4),TM(4),SM(4)  15:INPUT" 电线弹性模量E=";E  16:LPRINTTAB(4);" 电线弹性模量=";E  17:INPUT" 电线温度线胀系数W="W  18:LPRINTTAB(4);" 电线温度线胀系数="W  20:DATA3.55E-3,-30,11.2,4.96E-3,-5,11.2,5.03E-3,-5,11.2,3.55E-3,5,7  25:INPUT"起始计算档距L(0)="L(0)  26:INPUT"最大计算档距L(4)="L(4)  35:LPRINTTAB(4);" 起始计算档距=";L(0);" 最大计算档距=";L(4)  40:FORI=1TO4  50:READGM(I),TM(I),SM(I)  60:NEXTI  70:FORI=1TO3  80:X=1:Y=I 1:GOSUB900  90:IFZ<0GOTO110  100:L(I)=INT(.5 SQR(Z))  105:NEXTI:GOTO120  110:L(I)=-1:GOTO105  120:FORI=4TO5  130:X=2:Y=I-1:GOSUB900  140:IFZ<0GOTO160  150:L(I)=INT(.5 SQR(Z))  155:NEXTI:GOTO170  160:L(I)=-1:GOTO155  170:X=3:Y=4:GOSUB900  180:IFZ<0GOTO200  190:L(6)=INT(.5 SQR(Z)):GOTO210  200:L(6)=-1  210:FORI=1TO6  220:LPRINTTAB(4);"L(";I;")=";L(I);"(m)":NEXTI  225:LPRINT"L(AB)=";L(1)"(m)";"L(AC)=";L(2)"(m)";"L(AD)=";L(3);"(m)";  227:LPRINT"L(BC)=";L(4)"(m)";"L(BD)=";L(5)"(m)";"L(CD)=";L(6)"(m)"  230:IFL(1)<=0ORL(2)<=0ORL(3)<=0GOTO340  235:G1=GM(1):T1=TM(1):S1=SM(1)  240:IFL(1)<L(2)ANDL(1)<L(3)THENL1=L(1):GOTO270  250:IFL(2)<L(1)ANDL(2)<L(3)THENL1=L(2):GOTO300  260:L1=L(3):L2=0:L3=0:G2=GM(4):T2=TM(4):S2=SM(4):GOTO360  270:IFL(4)<=0ORL(5)<=0GOTO330  275:G2=GM(2):T2=TM(2):S2=SM(2)  280:IFL(4)<L(5)THENL2=L(4):GOTO310  290:L2=L(5):L3=0:GOTO360  300:IFL(6)>L1THENL2=L(6):G2=GM(3):T2=TM(3):S2=SM(3)  305:L3=0:G3=GM(4):T3=TM(4):S3=SM(4):GOTO360  310:IFL(6)>L2THENL3=L(6):G3=GM(3):T3=TM(3):S3=SM(3)  315:G4=GM(4):T4=TM(4):S4=SM(4):GOTO360  320:L3=0:G3=GM(3):T3=TM(3):S3=SM(3):GOTO360  330:IFL(6)>0THENL(2)=L(6):G2=GM(3):T2=TM(3):S2=SM(3):L3=0  335:G3=GM(4):T3=TM(4):S3=SM(4):GOTO360  340:IFL(4)<=0ORL(5)<=0GOTO354  342:IFL(4)<L(5)THENL1=L(4):G1=GM(2):T1=TM(2):S1=SM(2):GOTO350  344:L1=L(5):G1=GM(2):T1=TM(2):S1=SM(2):L2=0:L3=0:GOTO360  350:IFL(6)>L1THENL(2)=L(6):G2=GM(3):T2=TM(3):S2=SM(3):L3=0  351:G3=GM(4):T3=TM(4):S3=SM(4):GOTO360  352:L2=0:L3=0:G2=GM(3):T2=TM(3):S2=SM(3):GOTO360  354:IFL(6)<=0GOTO598  356:L1=L(6):G1=GM(3):T1=TM(3):S1=SM(3):L2=0:L3=0  358:G2=GM(4):T2=TM(4):S2=SM(4):GOTO360  360:LPRINT" L1=";L1;"(m)";  361:LPRINT" L2=";L2;"(m)";  365:LPRINT" L3=";L3;"(m)"  400:print" S1=";S1;" S2="S2;" S3="S4;" S4="S4  410:PRINT" G1=";G1;" G2="G2;" G3="G3;" G4="G4  420:PRINT" T1=";T1;" T2="T2;" T3="T3;" T4="T4  500:DIMA$(10),G(10),T(10),C(L4/K 3),H(L4/K 3)  505:RESTORE550  510:FORI=1TO10  520:READA$(I),G(I),T(I)  530:LPRINTA$(I)  540:LPRINT"档距L(m)应力S(kg/mm2)弧垂F(m)"  550:DATA"最高温度",3.55E-3,40,"最低温度",3.55E-3,-30,"最大风速",5.03E-3,-5,"最大复冰",4.96E-3,-5  560:DATA"平均温度",3.55E-3,5,"大气过电压<1>:V=0",3.55E-3,15,"大气过电压<2>"  570:DATA3.59E-3,15,"安装",3.59E-3,-15,"操作过电压",3.74E-3,-15,"事故",3.55E-3  580:DATA-10  590:GOSUB600  595:NEXTI  598:END  600:GM=G1:TM=T1:SM=S1  610:FORL=L(0)TOK*INT(L1/K)STEPK  612:GOSUB700  615:NEXTL  620:L=L1:GOSUB700  625:GM=G2:TM=T2:SM=S2  630:FORL=K K*INT(L1/K)TO600STEPK  631:GOSUB700  635:NEXTL  671:GOSUB700  675:RETURN  700:G=G(I):T=T(I)  710:A=(L^2*GM^2*E/(24*SM^2))-SM E*W*(T-TM)  720:B=L^2*G^2*E/24  730:P=-A^2/9:Q=A^3*2/27-B  740:IFQ*Q 4*P^(3)<0GOTO850  750:U=((-Q SQR(Q^2 4*P^(3)))/2)^(1/3)  760:V=((-Q-SQR(Q^2 4*P^(3)))/2)^(1/3)  770:S=U V-A/3  780:F=L*L*G/8/S  790:S=INT((S 0.005)*1000)/1000:F=INT((F .005)*1000)/1000  800:LPRINTUSING"######";L;  801:LPRINTUSING"##########.##";S;  802:LPRINTUSING"###########.##";F  820:RETURN  850:O=ATN((SQR((-Q^2-4*P^(3))))/(-Q))  860:IFQ>0THENS=(COS(O/3)-SQR(3)*SIN(O/3))*SQR(-P)-A/3  870:IFQ<0THENS=2*SQR(-P)*COS(O/3)-A/3  880:GOTO780  900:Z1=(24/E)*(SM(X)-SM(Y)) 24*W*(TM(X)-TM(Y))  902:Z2=(GM(X)/SM(X))^2-(GM(Y)/SM(Y))^2  905:Z=Z1/Z2  910:RETURN  程序二:  800:LPRINTTAB(8)"安装曲线表"  810:K=50  815:X=15  816:E=8490  817:W=18.86E-6  818:PRINT" W=";W;" E=";E  820:DIMX(11),A(11)  830:restore921  840:FORI=1TO11  850:READX(I),A(I)  851:L=X(I):SM=A(I)  921:DATA100,9.01,150,9.21,200,8.88,250,8.48,300,8.17,350,7.93,400,7.76  922:DATA450,7.63,500,7.53,550,7.46,600,7.40  930:GOSUB955  935:nextI  950:END  955:G=.00355:TM=-30:GM=.00355  980:LPRINTtab(4);" L=";L;"(m)"  985:Lprint"气温T(0C)应力S(kg/mm2)弧垂F(m)"  990:forT1=-5TO30STEP5  995:T=T1-X  1000:T2=T1-5  1710:A=(L^2*GM^2*E/(24*SM^2))-SM E*W*(T-TM)  1720:B=L^2*G^2*E/24  1730:P=-A^2/9:Q=A^3*2/27-B  1740:IFQ*Q 4*P^(3)<0GOTO1850  1750:U=((-Q SQR(Q^2 4*P^(3)))/2)^(1/3)  1760:V=((-Q-SQR(Q^2 4*P^(3)))/2)^(1/3)  1770:S=U V-A/3  1780:F=L*L*G/(8*S)  1790:S=INT((S 0.005)*1000)/1000:F=INT((F .005)*1000)/1000  1792:LPRINTUSING"######";T2;  1793LPRINTUSING"##########.##";S;F  1794NEXTT1  1795IFL=0GOTO950  1820:RETURN  1850:O=ATN((SQR((-Q^2-4*P^(3))))/(-Q))  1860:IFQ>0THENS=(COS(O/3)-SQR(3)*SIN(O/3))*SQR(-P)-A/3  1870:IFQ<0THENS=2*SQR(-P)*COS(O/3)-A/3  1880:GOTO1780  参考文献:1、《水利水电工程PC—1500程序集》  2、《Basic语言》谭浩强田淑清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  3、《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应用》1995.1

来源:佚名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