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常规远方终端单元运行分析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常规远方终端单元运行分析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3   2007/12/21 15:04:47   

 关键词:  变压器 自动化 变电站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及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分析
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东莞地区所使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设计施工方便的优点,完全可以满足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要求。该系统的典型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以全微机化的新型二次设备取代了常规的电磁设备,省略了常规的变送器、模拟屏、控制屏等设备,做到了资源共享。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原则,使用大量的80C188,80C196等工业CPU,充分发挥每个CPU的运算处理能力,使系统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可靠性。模拟量测量采用了高精度交流变换器,32点采样,运行稳定可靠,精度较高;系统采用压频转换光电隔离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直流采样,测量误差小于0.2%。遥信输入采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遥控输出也采用全光电隔离,继电器线圈电源由专门的启动回路控制,保证了正确出口。
1.2 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运行维护中,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a)从图1可见,该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元件较多。主控主板通过RS-485接口与从控主板通信,从控主板通过RS-422接口与交流采样板、开关量板等元件通信。
  该系统属于并-串联方式的混合结构系统,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看,该系统似乎比简单的并联结构的系统要高。但是,混合结构的系统要提高可靠性,必须对各子系统(元件)的可靠度提出一定的要求。
  现在研究元件故障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设有1个具有N个元件的系统,经运行时间t后,有F(t)个元件失效,其余S(t)个元件仍保持完好,则分别定义元件的可靠度R(t)和不可靠度Q(t)为

  R(t)和Q(t)都是时间t的函数。定义元件的失效率Z(t)为

失效率Z(t)表示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元件数与非失效的元件数之比。
令Z(t)=λ,可推导出

  式(1)表明系统的可靠度与元件失效率λ成指数关系。如果系统中包含有N个元件,而每个元件的失效率为λk,则λ为

  从式(2)可见,系统的结构复杂,元件较多,必然会使总失效率增加;从式(1)可见,如果子系统(元件)的可靠度极低,则无论采用什么结构和系统,它们的可靠性都无法提高,甚至还要降低。
  实际应用中,各通信口使用MAX1483等芯片进行电气连接,未采用有效的抑制外部噪声的传输方式,对电磁干扰与兼容存在薄弱环节。设备运行中,这些通信口正是系统元件的薄弱之处,造成元件(模块)失效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东莞市某变电站曾经出现过1次全部从控主板损坏,造成监控系统全部瘫痪的现象。后经检查发现,该从控主板的通信芯片全部损坏,整批更换后恢复正常。可见,该系统的数据传输的电磁兼容性问题非常严重,亟待解决。
  b)该系统缺乏标准、统一的运行程序与应用软件,给运行维护工作造成极大的障碍。在对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当需要对系统进行配置修改、对其运行状况进行检测的时候,由于该系统的应用软件是基于DOS开发的,人机界面不够简洁明了,所以要求运行维护人员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使用过程繁琐,增加出错概率,对系统的故障诊断有一定的难度,造成维护、维修困难。
  c)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继电保护与远动设备界面不清现象,对电网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极为不利。
1.3 对策
  a)由于变电站现场的电磁干扰非常严重,而且温度条件也相当复杂,因而对远动系统的可靠运行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远动系统多数由单片机、工控机和大量的数字、模拟电路组成,对运行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应该在各通信口中增加光电隔离与过电压嵌位电路,并尽量提高元件的集成度,减少外部接线,以提高产品的整体抗干扰能力。
  b)由于一般的远动设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而且设备种类繁多,建议厂家开发面向用户的标准的设备维护人机界面,使运行维护人员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事半功倍。
  c)至于继电保护与远动设备界面不清现象,由于是涉及设备初期设计的问题,因而在实际运行中需制定相关运行规程,并联合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维护。
2 常规RTU运行分析
2.1 RTU设备的结构及特点
2.1.1 结构
  东莞地区使用的RTU设备,以GR-90设备为代表。其结构如图2所示。该设备属于简单的并联结构系统,元件数量较少。其中所有元件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超过80000h,从式(1)和式(2)可见,由于元件的失效率较低,因而该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是比较高的。该设备结构简单合理,在功能齐备的前提下,符合“简洁至上”的原则。而在结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现场维护的方便性,可以带电拔插运行中的I/O模块,使得现场维修非常方便,平均修复故障的时间只需几分钟。并且,设备中各元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某元件出现故障时,并不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

2.1.2 特点
  a)该设备的主板与各模块通过HDLC高速数据链路通信,称之为D.20Link。它是1条高速的通信和分布型电源网络,可以直接把31块I/O模块与D20M连接,增加1个转发器可以连接多达63个I/O模块。D.20Link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可以隔离来自变电站现场的干扰。
  b)设备采用更具智能的I/O模块,各模块均自带8位微处理器,与RTU主板可进行远程通信。采用了高速、低噪声、高可靠性的CMOS器件,可编程逻辑阵列技术,使元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更少的逻辑线路应用,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c)该设备配备了功能强大的标准化的人机界面(CONFIG-PRO),基于WINDOWS界面开发,操作简单可靠。运行该程序,可以直接对RTU进行配置修改,对运行中的RTU进行故障点的精确诊断,给维护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d)该设备本身具有AVQC(自动电压无功控VQC(电压无功控制)调节程序可自动跟随变电站不同的供电运行方式,并根据采集到的电压无功实测值进行VQC调节。
2.2 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a)主机电源同时为主机板、遥测、遥信、遥控模块供电,容易造成各模块互相串扰,而且电源容量有限,不适合大负荷运行;
  b)对于遥测量采集模块,由于需要外加变送器,模拟量输入板直接与变送器输出连接,当变送器损坏,输出过电压的时候,极易损坏采集模块;
  c)对于开关量采集模块,由于该设备使用48V的信号电源,采集接口的灵敏度较高,不利于抑制信号回路的干扰。
2.3 对策
  a)实际应用中,我们将主板电源、各模块电源、信号电源、控制输出电源进行独立供给,并且在电源线之间及电源线与地之间加装浪涌吸收器,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b)在遥测采集模块的采集输入端子加装±6V的嵌压电路,使遥测量采集模块的输入电压限制于±6V以内。
  c)对于遥测采集,也可采用交流采样模块代替传统的变送器。交流采样的方式,有效地抑制了温漂,降低了小信号、非线性和相位角引起的误差,使测量精度明显提高。由于交流采样模块与远动主机的紧配合形式,减少了中间电气转换环节和连接环节,也增加了可靠性,降低了成本,方便了用户的安装维护。
  d)提高遥信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电压,进一步降低遥信接口的敏感度,提高信噪比,使用更高电压的信号电源(如110V或220V),进一步提高遥信采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3 结束语
  在实际应用中,两类装置各具特色,在保证东莞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若能互相取长补短,必能在电力市场环境下,为保证电网科学调度、科学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未知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