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安庆城区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二)

安庆城区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二)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3   2007/12/21 12:03:08   

 关键词:  配电网 10KV 电网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零序电压为:


流过系统单相接地点故障电流为:
Ιn=β×(IR jIc)=β×Ιg
式中Ιn:流经中性点电阻有功电流
Ic:流经中性点电阻无功电流
β:“接地系数”,其概念是:当系统发生有过渡电阻的单相接地时,产生零序电压和接地故障电流是金属性接地时的β倍,反映了过渡电阻Rg大小对接地电流、电压的影响。β值为: 


3.2设备配置
综合考虑过电压绝缘配合、继电保护和通讯干扰的要求,借鉴于其它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运行的经验,认为安庆110kV中心变电所10kV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阻值为100Ω,单相接地时,保护立即跳闸。由于主变压器为Y/△-11接线组别,在△侧无中性点,故利用Z型接地变压器形成一个人为中性点,加装接地电阻。
110kV安庆中心变为2×40MVA主变向两段10kV母线送电,受电用户为双电源供电,10kV电缆出线间隔为18回,应送出10回,8回备用。10kV配电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接线图见图2(图2因故未画)。
(1)接地变压器
所用变压器为80kVA,考虑到单相接地的零序电流,选用DKSC8-200/10.5型干式接地变,容量为200/80kVA,10s,能承受120A的单相电流,中性点持续电流不小于24A。
(2)电阻器
选用象山制造的不锈钢电阻,阻值100Ω,额定电压10kV,额定电流24A,答应短时(10s)电流110A。
(3)继电保护
线路零序保护选用南自院生产的ISA351D型零序功率方向保护,整定电流范围在80mA—10A。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方向相差180°,零序功率方向设计依据零序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大小来动作,设定当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超前于零序电压,而此时正常线路中的零序电流滞后于零序电压。
线路零序CT选择1A的速饱和CT,二次电流为200mA,所有出线单相接地保护由线路零序CT启动,按时间0.5s电流0.1A跳闸或投信号整定。
接地电阻回路选择变比是100/5CT的零序电流保护作为10kV馈线的后备保护、母线保护和电阻器的保护。
4结束语
采用10kV配电网经电阻接地方式的变电所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后,健全相电压上升至系统电压,接地跳开后,三相电压迅速恢复到正常值,接地点电流值由系统电容电流的大小和中性点电阻值共同决定。当发生非金属性接地时,受接地点电阻的影响,流过接地点和中性点的电流比金属性接地时有显著降低,同时,健全相电压上升也显著降低,零序电压值约为单相金属性接地的一半。由此可见,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有在上接地故障时产生限流降压作用。有试验表明,由于中性点电阻能吸附大量的谐振能量,在有电阻器的接地方式中,从根本上抑制了系统谐振过电压。因此我们认为在10kV城网接地方式中,中性点经电阻器接地应是优选方案。
城网采用中性点电阻接地运行方式,国外早已成功运行,如日本采用高阻抗接地方式,美国主要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法国以低电阻接地方式居多,俄国最新版本1999《过电压保护导则》对6—35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认为经电阻器接地和最小时延切除“接地故障点”是最合适的。我国九十年代初已开始因地制宜在10kV城网中推广中性点经电阻器接地方式,如今在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一批城市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因此,在安庆城区10kV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电阻器接地方式是切实可行的。

来源:互联网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