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论文技术应用政策标准解决方案常用资料经验交流教育培训企业技术专家访谈电力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北极星电力网 > 技术频道 > 专业论文 > 330MW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Centrolog—T20及其改造

330MW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Centrolog—T20及其改造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佚名   2007/12/18 23:50:33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的迅速增加,微机局域网络的应用已是电力监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1,2]。江油发电厂7号、8号机组为进口法国ALSTHOM公司的330MW火电机组,其控制设备Centrolog—T20系统为国外80年代产品,共采集模拟量700个、逻辑量3000多个,是典型的大型分散控制和集中监视系统。其下位机T20系统包括逻辑控制(Controlbloc)、锅炉控制(Micro—z)、汽机控制(Micro—Rec)等下级控制和调节系统,它完成机组主辅机控制和调节以及电气控制。上位机Centrolog系统是以1台BULL公司的Solar小型机为中心,在RTES16实时操作系统支撑下构成的多任务实时系统,对机组运行状态和参数信息进行集中监视。机组多年的运行表明:下位机T20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其系统软、硬件设计严密周到,充分考虑了非凡情况,留有充足的备用资源;上位机Centrolog系统的数据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由于机组取消了很多常规仪表,因而数据大多通过Centrolog系统进行监测,它具有相当的实用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然而,Centrolog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给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影响和隐患。基于此,省电力局组织科研力量于1996年开始对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利用现有的高性能微机取代原小型机,与微机网络接轨。

1 Centrolog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备品问题
  Centrolog系统是以小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从计算机技术水平来看,该系统只相当于80年代中期水平;从发展角度来看,小型机已经逐渐被高性能微机所取代;从价格方面来看,由于Solar机系统的专用性,其备品必须依靠国外,价格昂贵。而微机的价格/性能比、通用性、兼容性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2 性能问题
  Centrolog监控系统的性能与我国制定的关于300MW火电机组监控机标准相比,存在以下差距。
  a.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按国家标准主机不少于4320h,系统应不少于2168h,而Centrolog从投运以来,连续无故障运行的最好记录未超过1个月。
  b.系统冗余:按国家标准,系统CPU应有15或以上的冗余,内外存储器也应有25以上备用。经测试,Centrolog的CPU负荷高峰时可达95,由于负荷曲线最小的平均时间是5s,所以在更小的时间段中,机时占有率超过95是完全可能的。
  c.响应时间:系统键盘响应时间及画面切换速度慢,远未达到国家标准。
  d.事件分辨率:Centrolog系统的事件分辨率是20ms,而国内监控机一般都在5ms以内。
  e.扩充性:系统的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与90年代计算机系统相比差距很大。
1.3 功能缺陷
  a.原设计的一些功能没有实现,例如,电量累计显示,设备启停和维护记录等。
  b.打印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差。
  c.无历史数据记录功能。
  d.系统的调试、维护手段和工具有很大局限性。

2 Centrolog—T20系统改造
2.1 系统改造方案与接口设计
  基于对原系统的分析,问题主要出自上位机。因此,对原下位机T20系统不作任何更改,保留其所有功能;摈弃原以Solar机为核心的上位机Centrolog系统,用微机局域网系统替代。设计由1台数据采集工作站和1个32路电流环智能串口箱共同组成微机局域网,与下位机T20系统接口。该接口主要功能有:串/并数码转换,发送信息,识别地址和接收数据;对发送数据加上检验段并接收数据的检验段;把高速数据总线上送来的地址翻译成内存地址,而后把传送的数据存入内存。
2.2 技术要害点
2.2.1 通信协议的识别实验
  Centrolog系统与T20系统的通信数据流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编码的非标准协议(由公司自定义),尤其是模拟量的编码非常复杂,在国外专家没有提供有关资料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实验,识别出数据流中的数据是这一改造工程的技术要害。
2.2.2 微机通信接口技术
  由于该330MW机组为四川电网的主力机组,新系统的调试、安装、试运行都应以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前提。针对这一问题和对系统硬件的分析,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新系统(微机系统)只在通信链路上介入原系统。此方式对通信链路的影响仅为:增加链路压降约1V,增加驱动电路功耗20mW(20mA×1V),而链路的端电压24V,驱动功率为1W以上。所以,无论理论分析还是实验都证实了新系统介入不影响原系统的工作。这一方法是改造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2.2.3 OOP技术
  为继续原系统的一些功能,实现原系统未达到的功能以及丰富组态的要求,采用面向对象编程(OOP)技术,把要求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一些对象及对象之间传递信息的进程,实现软件的模块化、信息掩蔽、知识表现,使软件具有继续性、发展性和可移植性。
2.3 微机系统组成结构
  微机系统把原小型机集中完成的任务分解成数个子任务,由数台微机分别完成,各微机之间的通信由串行通信技术支持。原Centrolog系统的工作由一小型微机局域网络完成。
2.3.1 网络组成
  a.网络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在网络服务器上驻留和运行,存储和读取各工作站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b.打印服务器:带3台~4台打印机,完成事件打印、报表打印、随机打印和硬拷贝功能。
  c.数据采集工作站:实现微机系统与下位机的通信,由1台微机治理32路电流环智能通信接口。
  d.显示工作站:由4台带高分辨率显示器(1024×768)的微机组成。
  e.I/O工作站:实现所有的数字量输入/输出和D/A转换功能,并驱动语音系统。
  f.网络治理工作站(兼工程师工作站):完成系统治理和网络治理工作。
  g.美国网络通(SynopticsInc)智能Hub系统2000:满足Centrolog系统实时性要求和节点治理要求,便于与厂MIS接口。
2.3.2 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如图1。它把小型机所完成的庞大工作成功地分配给网络上的各微机来完成,使系统可靠性、实时性、冗余度均大大提高。



3 软件结构
  微机系统软件由网络操作软件、网络治理软件、网络数据库和Centrolog系统软件四大部分组成。网络操作系统选用NetwareV3.11,容量为25户。网络治理软件采用Synoptics公司专为其智能Hub设计的Optivity。网络数据库选用Sybase。Centrolog系统及组态软件编程采用OOP技术。

4 微机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新系统(微机系统)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改造后的系统试运行表明,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为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曾发生的数日无法启动Centrolog的严重事故隐患消除了,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b.维持原Centrolog系统运行平均每年的备品费用为80万元~100万元人民币,系统改造后,此费用可降至10万元以下。
  c.直接与厂MIS通信,不用另做上网接口,实现了全厂信息共享。
  d.避免了小型机被淘汰带来的维护成本高和难度大的隐患,为系统实现控制预留了接口。

5 结语
  Centrolog—T20改造后的微机系统自调试运行以来,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且具有灵活易懂、美观实用的操作界面。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任成玉,王英彬,王明松,等.微型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北京:北京科海总公司培训中心,1994
2 钱清泉.微机监控系统原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来源:中国发电网
友情链接
北极星工程招聘网北极星电气招聘网北极星火电招聘网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北极星水电招聘网北极星环保招聘网北极星光伏招聘网北极星节能招聘网招标信息分类电子资料百年建筑网PLC编程培训

广告直拨:   媒体合作/投稿:陈女士 13693626116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排行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