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改善大气质量,在现有火电厂利用其有限场地寻求一种初投资省、占地少、脱硫效率高、技术成熟可靠、运行成本低 的脱硫装置势在必行。以广西合山电厂100MW机组为例对脱硫技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为找出最佳脱硫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脱硫技术 分析 火电厂
1 问题的提出
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 续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然而在我国现有的众多火电厂中具有 脱硫设施的为数很少,绝大部分燃煤电厂烟气未经处理就直接向大气排放,使我国受酸雨危 害的情况日趋严重。仅四川、云南、广西三省区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60亿元 〔1〕。根据文献[2]介绍,1988年全国SO2排放量1529万t,到1995年为1891万t ,按7年平均每年递增51.7万t计算,显然1999年全国SO2排放量将高达2098万t,如不再 加以严格控制,我国环境保护将面临严重挑战,大气污染不仅对国内生态环境及工农业生产 造成严重破坏,也对周边国家构成环境污染。因此环境与发展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两大主题。
2 广西合山电厂现状及脱硫改造的重要性
合山电厂共8台机组,其中100MW机组3台,总装机容量505MW,为广西目前较大容 量的火电厂,一直燃用广西合山当地高硫烟煤,煤质见表1。
表1 合山电厂100MW机组锅炉设计燃用煤 质特性
项 目 |
单 位 |
结 果 |
收到基硫分 Sar |
% |
4.5~4.78 |
收到基灰分 Aar |
% |
46.77~49.2 |
低位发热量 Qarnet |
MJ/kg |
14.15~12.5 |
1998年,广西遭遇30年罕见的大旱,水电发电量仅为正常出力的20%~30%,造成电网电 力供应十分紧张。在供电紧缺的情况下,火电机组发挥了作用,仅合山电厂年发电量就高达 34.2096亿kW。h,占全区发电量的13.96%,创建厂以来发电量的历史最高记录,为广西国 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该厂当年发电煤耗量高达2720208t,按原煤平均含硫分为4.8 6% 计算,合山电厂当年向大气排放高达19.22万t的SO2。表2为该厂1台410t/h锅炉的SO2 排放情况。
表2 合山电厂一台410t/h炉SO2排放量 (干烟气量47878Nm3/h湿烟气量509746Nm3/h) |
名 称 |
小时排放 t/h |
年排放量 t/a |
浓 度 |
允许排放 mg/Nm3 |
超标倍数 |
mg/Nm3 |
PPm |
SO2 |
6.66 |
33300 |
13910 |
4869 |
1200 |
11.6 |
从表2可明显看出,该厂仅一台410t/h炉每年排出SO2高达33300t, SO2超标排放倍数达11.6倍,如不及时采取脱硫措施将面临关闭的危险。为了解决既要燃 用合山高硫煤又不对大气质量造成污染,亟待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脱硫措施,严格控制SO 2排放已刻不容缓。
3 脱硫方式选择及技术经济比较
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脱硫技术有烟气脱硫(FGD)及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技 术脱硫两种方式。
3.1 几种烟气脱硫(FGD)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合山电厂100MW(410t/h炉)机组能否采用烟气脱硫,首先要分析烟气脱硫的工艺及设 备占地情况。烟气脱硫一般又分为三种:湿法烟气脱硫、干法和半干法烟气脱硫。国外应 用 最为普遍的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约占电厂装机容量的85%,其次是干法和半干法脱硫技术 。
3.1.1 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全称为气体悬浮吸收技术(简称GSA脱硫系统)。该脱硫方式具有初投资 省 、占地少、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系统简单及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国际上掌握此项技术 比较成熟的公司有丹麦FLS。MILJ公司。此外,德国鲁奇的BISCHOFF公司排烟循环流化床 脱硫技术(称为CFB烟气脱硫)也是较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 GSA法脱硫与烟气循环流化床(CFB)脱硫的共同点是:均采用锅炉尾部烟气循环脱硫、石灰 作 吸收剂,占地小、初投资省,副产品抛弃。不同点是:①前者属半干法脱硫,后者属干法 脱 硫;②前者使用脱硫剂为纯度及活性较高的石灰浆CaO(OH)2,后者脱硫剂为熟的干石灰 粉 (即已消化的石灰)或采用炉内喷钙;③前者反应塔后使用分离器循环灰粒,喷嘴注射石灰 浆 ,后者反应器后使用电除尘器循环灰粒;④脱硫效率、初投资、运行费用、占地面积等后 者比前者略大。图1为GSA脱硫工艺系统流程简图。
3.1.2 电子束法脱硫(EBA法)
电子束法脱硫是干法脱硫中一种新的脱硫工艺,其主要特点是:①属干法处理过程 ,不产生废水、废渣;②能同时脱硫、脱硝,并可达到90%以上的硫脱率和80%以上的脱硝 率;③副产品为硫铵和硝铵混合物,可用作化肥。

图1 GSA脱硫工艺系统流程图
3.1.3 石灰石-石膏法(WLFO)脱硫技术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将石灰石粉浆或石灰作脱硫剂,在吸 收塔内 对含有SO2的烟气进行喷淋洗涤,使SO2与浆液中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 硫配钙(CaSO4),从而将SO2除掉。 上述几种烟气脱硫技术国内已有几家电厂采用。一些电厂拟采用或已采用烟气脱硫的投资及 运行费用情况列于表3。
表3 国内一些电厂采用烟气脱硫投资及 运行费用情况 |
项目 |
单位 |
重庆电厂 |
柳州电厂 |
广东粤 连电厂 |
成都热 电厂 |
珞璜电 厂一期 |
浙江锦 江电厂 |
备注 |
湿式石膏法( 在建) |
电子束法(可研) |
湿式石膏法(可研) |
简易石膏法(在建) |
电子束法(已投运) |
湿式石膏法(已投运) |
双碱法 (已投运) |
珞璜一期1988 年静态投资43 05万美元按现 汇率3.5731亿 人民币,二期 3.6亿人民币, 据报道一期投 资及运行费用 误差较大。另 外柳州电厂脱硫投资为制造商的初步报价 |
机组容量 |
MW |
2×200 |
2×200 |
2×200 |
2×125 |
200 |
2×360 |
2×25 |
处理烟气量 |
Nm3/h×104 |
176 |
2×75 |
27×5 |
2×55 |
30.08 |
2×1087.2 |
30.27 |
燃煤硫分 |
% |
2.2~3.9 |
1.09 |
1.09 |
2.5 |
2.04 |
4.02 |
1.09 |
脱硫工程静态总投资 |
万元 |
44680 |
35851 |
44222 |
18000 |
9430 |
35731 |
410 |
年脱余SO2量 |
t/a |
75710 |
16850 |
16850 |
25000 |
7800 |
80400 |
2814 |
每年脱除SO2单位投资(按20年计) |
元/t。SO2 |
295.05 |
1063.8 |
1312.2 |
360 |
604.48 |
222.2 |
97.13(按15年计) |
年利用小时 |
h |
6540 |
5000 |
5000 |
7000 |
6500 |
6500 |
6000 |
年运行成本费用(包括折旧费在内) |
万元 |
6666 |
7306 |
7779 |
2000 |
958.1未包括折旧及销售化肥收入 |
5177 未包括折旧 |
170.5 |
|
每脱1kgSO2单位成本 |
元/kg 。SO2。a |
1.135 |
4.336 |
4.6 16 |
0.8 |
1.228 |
0.644 |
0.606 |
脱硫率 |
% |
95 |
≥90 |
≥90 |
81 |
80 |
95 |
≥70 |
脱硫岛占地 |
m2 |
~7700 |
7000 |
7700 |
≥3000 |
2255 |
12000
|
1000 |
从表3看出,柳州电厂的投资及运行费用以湿式石膏法为最大。从技术看,湿式石膏 法 脱硫技术最为成熟可靠,而且在运行实践中得到考验(如珞璜电厂)。湿式双碱法烟气脱硫只 能在中小型锅炉机组上使用,而且脱硫效率相对较低。 从表3还可看出,采用烟气脱硫, 占地多,初投资及运行费用都较大(表中珞璜电厂数据与实际投资及运行费用情况误差较大 ,仅作参考)。广东粤连电厂属于采用简易湿法脱硫,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简易湿法脱硫 主要是脱硫副产品采取废液抛弃及湿烟气排放,可节省场地、初投资及运行费用,但增加灰 场负担。 虽然湿法烟气脱硫效率高,如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效率可达98%以上,脱硫副产品可 综 合利用,FGD系统灵活性大、维护工作相对较少。然而采用烟气脱硫(不包括采用锅炉尾部烟 气循环流化床法脱硫),设备占地面积大且工艺流程复杂。就合山电厂而言,如将一台410t/ h锅炉配一套正规的FGD脱硫系统装置(简易石膏法脱硫除外),至少要占地约8000m2,而该 厂炉后面积不足800m2(26.5m×28m)。这是湿法脱硫的一大缺点。 表4是以合山电厂一台410t/h煤粉炉为例,当处理烟气量、年运行小时(5000h)相同,采用不 同脱硫方案的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
表4 CFBB技术脱硫与几种烟气脱硫技术 经济比较 |
项 目 |
单位 |
CFBB |
GSA或CFB 排烟循环法 |
简 易石灰 石-石膏法 |
电子束或 湿式氨法 |
备 注 |
设计煤含硫分 |
% |
4 .5 |
4.78 |
4.78 |
4.78 |
合山湿法脱 硫采用湿烟 气排放及石 膏作废液排 放,故文中 暂称为简易 湿法脱硫 |
机组容量 |
MW |
100 |
100 |
100 |
100 |
处理烟气量(按1台100MW机组计算) |
Nm2/h |
473000 |
509746 ~535626 |
535626 ~1606878 |
509746 ~535626 |
要求脱硫效率 |
% |
90 |
不小于92 |
95 |
不小于90 |
每年脱除SO2量 |
t/a |
27184.5 |
30636 |
30636 |
30636 |
脱硫工程静态总投资(1台100MW机组) |
万元 |
17877.4 |
14744 |
18582 |
41436 |
脱硫工程静态总投资(3台100MW机组) |
万元 |
~40000 |
30659 |
23159 |
~60000 |
因脱硫每年增加运行成本(1台100MW) |
万元/年 |
~1590 |
~1750 |
~1262 |
~4677 |
使用GSA干法脱 硫因购买石灰比 自制成本还高, 石灰自制,故占 地大。 |
每脱1kgSO2成本(1台100MW) |
元/kg。SO2。a |
0.585 |
0.57 |
0.41 |
1.52 |
因脱硫每年增加运行成本(3台100MW) |
万元/年 |
~4000 |
~5664 |
3786~5677 |
脱硫岛设备厂内占地 |
m2 |
无 |
无 |
2856.5 |
~8000 |
脱硫剂制备系统占地 |
m2 |
3267 (厂外用地) |
60000 (厂外用地) |
~2 797 (厂外用地) |
脱硫前后发电成本 |
元/kW。h |
0.1807前 0.215后 |
0.1807 前 |
0. 1807前 0.2357后 |
0.1807 前 |
脱硫增加厂用电率 |
% |
1.31 |
0.64 |
2~2.6 |
1.68 |
从表4可明显看出,用电子束法或湿氨法进行烟气脱硫,总投资及运行成本都很高,网 厂分开后,对电厂的竞争不利。而采用简易石灰石湿法、排烟循环流化床法(CFB)及CFB锅炉 脱硫总投资及运行费用都较小,尤其GSA法或CFB烟气脱硫仅为湿氨法脱硫的1/2左右,不增 用场地,很适合电厂改造。但排烟循环流化床法脱硫有如下技术问题需要认真调查研究: (1)由于合山煤灰分大,而且灰中SiO2含量极高(≥58%),喷粉或喷浆用的喷嘴及旋风分离 器将受到严重磨损。 (2)吸收剂(CaO)纯度及活性要求很高,尤其CFB干法脱硫系统要求石灰的活性更高,广西区 内购买可能难以满足要求。 (3)干法与半干法脱硫一般对中低硫煤容易,对高硫煤能否适应仍待研究。 (4)CFB干法脱硫系统采用电除尘器循环粉尘,使电除尘器烟气含尘浓度高达3000g/Nm3以 上,将使电除尘器负荷成倍增加,影响电除尘器使用寿命。 (5)CFB干法及GSA干法脱硫方式原均为半干法设计,并有一些业绩,改为干法脱硫尤其CFB法 脱硫如在炉内喷钙取得脱硫剂(CaO)将对锅炉燃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技术成熟度及可 靠性要慎重考虑。 (6)系统阻力大(一般≥2500Pa),控制系统要求高。 (7)我国对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的研究工作刚起步,距工业实施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完 全掌握及消化此项技术仍需一定时间。虽然占地小,但经过广西电力工业设计研究院详细的 技术经济分析后,发现对燃用高硫煤的电厂而言其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反而比湿式石灰石脱 硫高出很多,原因是干法脱硫吸收剂(CaO)耗量很大,无论是自制还是外购投资及运行费用 都很高。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在几种烟气脱硫中,排烟循环流化床(CFB)脱硫及GSA脱硫技术虽然 具 有占地少、耗电低等优点,从表面上看为老电厂进行脱硫技术改造创造一些有利条件,但存 在的问题也较多。如此种脱硫技术可用于高硫煤,技术可靠,吸收剂容易解决,石灰活性要 求不高,合山电厂100MW机组采用尾部烟气循环脱硫还是值得考虑的。 而对简易石膏法脱硫(即湿烟气排放和脱硫副产物石膏抛弃),3台炉初投资为23159万元,平 均每炉7719.66万元,比其他种脱硫方式均低许多。湿法脱硫虽然厂用电率较高,但年平均 运行成本也比上述脱硫方式要低。 采用湿法烟气脱硫,设备占地面积较大,如加上石灰石破碎系统占地则高达5653m2(见表4 )。合山电厂烟囱后干煤棚及铁路如可以取消,可有5000m2的脱硫场地,这得天独厚的条 件,采用简易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无疑是最佳方案。 3.2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脱硫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合山电厂脱硫改造工程能否采用CFB锅炉脱硫,广西电力工业设计研究院曾进行了大 量的考查研究并完成该项目的可研工作,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情况如表4所示。 从表4可明显看出,合山电厂如采用CFB锅炉法脱硫,静态总投资17877.4万元(包括部分公 用设施),年运行成本1590万元。在几种脱硫方案中投资及运行成本均排在第二位。图2为合 山电厂410t/h CFB锅炉燃烧系统简图。 采用CFB锅炉脱硫技术与湿式烟气脱硫技术对比,有如下明显特点:占地小、适合现有电 厂 改造;初投资较小、运行费用较低,从表4明显看出,在处理烟气量、燃煤含硫量、脱硫 效 率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采用CFB锅炉技术脱硫总投资及运行成本分别比正规湿法烟气脱硫低 ,但又比简易湿法高许多;管理人员少,锅炉机组由于自动化操作水平提高不仅不增加人 员反 而减少2~3人;此外,采用CFB锅炉技术脱硫既改善环境又能解决锅炉燃用劣质煤的燃烧 问题。但是,采用CFB锅炉技术脱硫存在如下问题: (1)脱硫效率不及烟气脱硫高,一般效率到90%后就很难再往上提高。合山电厂如用CFB锅炉 脱硫在燃煤含硫分4.5%的情况下,SO2排放浓度为1436mg/Nm3,仍达不到1200mg/Nm3 的要求,需适当降低入炉煤含硫量,而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则可达标排放。 (2)脱硫过程简单但系统较复杂。从图2可看出,与采用锅炉尾部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相 比新增设备较多。

图2 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简图
(3)工程改造时间长,投资及运行费用仍然偏高。如合山电厂一台410t/h锅炉脱硫改造 在扣 掉部分公用设施后动态总投资仍高达1.6亿元左右,施工期预计14个月,停产及旧炉提前报 废损失高达11 638万元(其中停产损失5 727万元,旧炉提前报废损失5 911万元),预计 比GSA法脱硫施工多8个月,损失近9000万元。 (4)对燃料粒度要求高。CFB锅炉要求入炉煤粒及脱硫剂(石灰石粉)分别为0~8mm及1.0mm以 下,这对粘性大的煤(如合山煤)破碎难度更大,要达到燃料粒度要求自然要增加投资。 (5)磨损及腐蚀。由于流化床内(如旋风分离器等)流速高、固体粒子浓度大,会造成受热面 与吊挂管等的磨损及腐蚀。 (6)CFB锅炉制造成本高。与常规煤粉炉比,无论国内外同等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销 售价格比煤粉炉要高出20%~50%,主要原因是旋风分离器制造成本高及耐磨件均比煤粉炉多 。 (7)耗电量大。根据可研报告得知,一台410T/h CFB锅炉辅机设备电功率为14314kW,运行 功率10182.6kW,占发电量10.813%,比原煤粉炉多1.31%。也比CFB烟气循环脱硫耗电大 。 (8)灰、渣量大。烟气脱硫一般Ca/S比1.05~1.5,而CFB锅炉脱硫Ca/S比≥2.0,燃煤 含 硫分愈高要Ca/S比愈大。如合山电厂燃煤硫分4.5%~4.78%,锅炉耗石量达33.2~39.3t /h,每年排出的灰及渣量达67.25万t,如不能综合利用,将加重现有灰场的负担。
4 结论及建议
经过上述技术经济分析及论证,合山电厂要进行脱硫改造只能在循环流化床锅炉(CFB B法)及排烟循环流化床(CFB法)两种脱硫技术之间选择。从技术看,前者技术可靠性、成熟 性及副产品的利用以及为解决合山低质、高硫煤的燃烧等比CFB烟气循环法脱硫优越得多。 从占地面积看,两种脱硫方法基本相同。从初投资看,预计CFB烟气循环法脱硫为CFB锅炉脱 硫投资的63%。但运行成本比CFB锅炉脱硫可能略高。对干法和半干法烟气脱硫是否适宜于高 硫煤,合山电厂实施改造以前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可列为方案比较。如CFB法或GSA法脱 硫技术可用高硫煤,既达到脱硫改造的目的又能兼顾消化当地劣质煤,运行费用又低,无疑 可以考虑。 但另一方面,如合山电厂能充分利用炉后现有铁路及干煤棚作脱硫场地,采用简易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自然为最佳优先方案。对现有火电厂要进行脱硫技术改造建议如下: (1)老电厂要进行脱流技术改造,由于受场地、投资及运行成本的限制,不宜采用湿法烟气 脱硫。 (2)即将退役的煤粉炉要进行脱流技术改造,应首先考虑采用CFB锅炉技术脱硫方案,而不宜 采用包括CFB法在内的各种烟气脱硫。 (3)对未到退役年限的煤粉炉要进行脱流技术改造,如果改造目的不是为了兼顾解决低质煤 的燃烧问题,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技术脱硫还是采用排烟循环流化床(CFB)技术术脱 硫要进行认真的可行性研究,对技术经济分析一般做初投资加12年运行费用比较后作出选择 。 脱硫工程初投资在200MW机组以下虽然与燃料含硫分关系不很大,但脱硫运行成本却与燃料 含硫分大小成正比关系,因此电厂进行脱硫技术改造后会直接影响到发电成本及上网电价, 如两种脱硫方式在技术上均可行就要先看运行成本,其次才是初投资。
作者单位: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南宁 530023
参考文献
1 张慧明.中国电力工业大气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环境科学进展,199 7,(12). 2 毛健雄.煤洁净然烧.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程云驶,张经武等.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综述.东北电力技术,1998. 4 [加]P。巴苏S。A弗雷译著.循环硫化床锅炉的运行与设计.北京:科学出 版社,1998. 5 邰德荣,韩宾兵.成都电厂电子束烟气脱硫示范工程.中国电力,1998,(11). |
来源:广西电力工程